生殖道感染属于妇科常见病,多由卫生和免疫力问题引起,易导致流产、不孕、宫颈糜烂(哎,正确叫法应该是那个上皮什么柱头啥啥,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甚至宫颈癌等疾病。
得了阴道炎是件很糟心的事儿。我上个礼拜就被坑了,虽然不严重。。
阴道炎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阴道内菌群失调及阴道微生态平衡破坏的结果。等等,我为啥没提婚前性和滥交?因为没有直接关系,处女也会得阴道炎的。
再说阴道炎是滥交病的,我要撕逼了!
女性阴道是人体四大微生态系统之一,由阴道的解剖结构、阴道内的菌群和机体的内分泌调节组成。正常阴道环境偏酸性,pH为3.8~4.4,多种微生物如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加德纳菌、非溶血性链球菌、类杆菌、支原体等50多种在此相互竞争、协调和制约使其种类和数目保持动态平衡。
乳酸杆菌长这样~萌萌哒~
其中乳酸杆菌是最主要的益生菌,可占健康妇女阴道全部微生物数量的95%以上,并可通过多种机制保护阴道环境:(1)在阴道黏膜形成占位性保护,阻止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粘附;(2)通过分解阴道黏膜的糖元产生一些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维持阴道的弱酸性环境,抑制其它微生物的增殖;(3)产生抑菌素和表面活性物质等使其它致病菌难以生长;(4)产生H2O2,可以杀灭部分致病菌;(5)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作为阴道的“安全卫士”,乳酸杆菌数目亦与阴道中微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互为因果。
这么多贴心的功能我也是看得好感动了,果断怒吃酸奶一盒以感谢乳酸菌!
我说是酸奶就是酸奶!想歪的放学后不要走啊!
而研究表明,月经情况、阴道冲洗、避孕药、阴道用药、性伴数、性交频率、月经期应用卫生用品的方式(卫生巾或卫生棉条)等(感觉卫生棉条这个是误导,不用棉条这么清爽的东西难道用月经带+草木灰嘛!!整个月经期间,妹子们都处在免疫力低下的状态里,所以不是怕使用棉条和卫生巾,而是勤于更换棉条,清洗外阴),都会影响阴道菌群的构成,全身性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是乳酸杆菌减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例阴道炎患者中,念珠菌性阴道病乳酸杆菌检出率最高,为67.35%,混合性阴道炎乳酸杆菌检出率最低,为9.09%,说明大多数患者存在菌群失调,尤其是乳酸杆菌缺乏。
那霉菌性阴道是怎么回事呢?临床上阴道的真菌性阴道炎多为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它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过度的阴道冲洗、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由酵母相变为菌丝相,从而引起临床症状。目前多种研究证实阴道中不同乳酸杆菌对假丝酵母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乳酸杆菌数量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乳酸杆菌减少后阴道黏膜占位作用减弱,产酸减少后阴道PH值上升,导致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内过度增殖所致。
呐,上文可知,乳酸杆菌和我们的免疫力是紧密联系的,离开了它的管理,我们的阴道菌群就会成为糟糕的篡权者。为了让身体里的乳酸杆菌稳坐江山,我们需要努力的锻炼身体的说。而对乳酸杆菌来说,妹子们身体里雌激素的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女性生理周期是一个雌激素孕激素交替产生的过程。排卵期前是雌激素为主,排卵期后是孕激素为主。对乳酸杆菌来说,雌激素是好的,孕激素是坏的。雌激素作用下,阴道壁上皮富含糖元,易于乳酸杆菌的定居与繁殖。而孕激素则会降低阴道内乳杆菌的数量和清洁度。所有有推测认为,女性妊娠期前期中期重要分泌大量孕激素,这些孕激素可能使阴道内乳杆菌减少,使其他菌占优势地位,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从而发生孕期的阴道感染。
怀孕是很辛苦的,所以要对妈妈的态度好一点~(上个礼拜得了病以后,我的脾气貌似也增长了不少呢~)
此外,女性绝经前后,乳酸杆菌也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绝经期前,年龄并不是乳酸杆菌数目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绝经期后乳酸杆菌数减少,这与妇女的激素水平波动呈现一致。由于孕龄期妇女雌激素水平正常,阴道壁上皮富含糖元,乳酸杆菌安居乐业,济济一堂。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上皮较薄,糖元含量少,使乳酸杆菌的繁殖受到限制且粘附能力差,此时阴道抵抗力显著减弱,易导致菌群的失调。所以临床在治疗绝经期前后阴道炎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