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别的动物不一样,习惯了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能解放人的双手,但是头、胸腹腔内器官的重力作用会加重腹内压。所以,比起其他动物来说,人真的很容易得痔疮。痔疮其实就是发生在肛门附近的一种偏良性的疾病,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直肠肛门附近的静脉回流不畅通,导致静脉曲张,从而引发的一些列疾病。
痔疮是很普遍的一种疾病,民间有句老话叫十人九痔,更可见它的普及性了,但是由于痔疮长在隐私部位比较羞耻,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去看医生,也是因为羞耻,大多数人对于痔疮的基本认知都很少,甚至对于什么是痔疮都不知道。大多数时候都不会重视,直到多次复发和病情加重时才引起警觉。痔疮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群中都可发病,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变高。
痔疮也分类型?
痔疮其实也分有类型,一般是按照发生的部位进行区分的,例如位置直肠内的一般叫分为内痔,位于肛门周边的就分为外痔,位于两者之间的一般称为混合痔,又或者叫内外痔。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痔疮呢?
因为痔疮的种类不同,所以判断方法也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开细说。
外痔
外痔的判断相对于混合痔和内痔来说就比较简单了,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没有外痔了,如果自己不方便,可以让医生或者朋友帮看一下,如果是在肛门的周围有肉疙瘩,不痛,但是会有骚扰,又或者有肛门周围不适的症状那就大概是外痔了。
内痔
相比之下内痔因为是在直肠内,无法直接观察,这就需要我们多注意一些在有内痔的症状了来进行判断了。
比如如果你有内痔,一般会有,无痛性便血的症状出现,一般是大便之后会有便血的情况发生而且呈现间歇性的情况,不是每次都便血,最为关键是你并没有痛感,这就有可能是因为你得了内痔了。较为明显的还会表现内痔脱出的情况发生会有一个肉团从肛门中脱出这也是内痔的典型症状。
混合痔
混合痔就比较复杂了,顾名思义外痔内痔的特点,混合痔兼有,而且大部分的混合痔是由于内痔发展而来的,但是判断也比较明显除了比较严重的情况,大多都可以像外痔一样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判断。
内痔外痔混合痔,不要等到该动手术了再治
只是轻微的出血、痔疮偶尔会脱垂,对于这种比较轻的症状,涂涂药就能把痔疮击退。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一般是在直肠黏膜上形成一层黏液性保护膜,能够有效隔离粪便,保护损伤的黏膜,让它能够快点自我修复;有些药物还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成分,能止痒、抗炎、减轻黏膜充血,还有一定的润滑作用,有利于粪便排出。痔疮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状况,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促进微循环和减轻肛门局部水肿的药物;吃一些能够增加肠道蠕动、减轻排便阻力的缓泻剂,缓解便秘;如果痔疮急性发作,出现了水肿甚至嵌顿,抗炎、消肿、止痛药物就可以上场了。如果痔疮发展到了每次排便的时候都会脱出,或者是嵌顿在肛门中不能回纳的尴尬情况,医生可能就会建议手术了。
痔疮如何预防呢?
1、膳食纤维是关键: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防止便秘进而降低痔疮危险,多纤维饮食可以使大便更软进而减轻痔疮疼痛。
2、辛辣食物要避免:
辣椒中的辣椒素使胃肠蠕动加快,粪便中的一些来不及分解破坏的辣椒素会直接刺激直肠粘膜和肛管上皮,使肛门口感觉到烧灼或刺疼感,甚至便血,长此以往会形成痔疮。
3、体育锻炼不能忘:
对于上班族来说,久坐往往就是痔疮形成的罪魁祸首。所以在学习和工作时,隔2个小时就要起身活动10~15分钟,避免久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益于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充血,促进胃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
4、不良排便习惯需戒掉
憋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长,其中水分易被肠壁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造成腹压增加,排便困难便血;定期排便,养成一日一便的好习惯;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改正排便期看报纸、玩手机或过分用力的不良习惯;便前可以喝一大杯水,软化粪便。
5、时刻保持肛周清洁
粪便中含有很多有害的细菌,肛门与这些细菌直接接触,会很容易受到污染,尤其痔疮患者,在受到细菌感染后,会加剧病症。所以时刻保持肛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并且勤换内裤,可以预防痔疮。
6、提肛运动可预防
勤做有规律的向上收缩肛门运动,每次做30次左右,锻炼肛门括约肌。经常运用,可以促进血液流动,对于痔病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7、注意孕期保健
孕妇妊娠后腹压增高,直接影响肛周静脉回流,容易导致痔疮。所以孕妇要注意运动,避免久坐,比其他人更要用心预防痔疮的生成。
8、及时就医问诊
痔疮患者不能因为部位特殊而不好意思就医,或者认为是小毛病而不予重视,导致病情严重给尽快治愈带来难度,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法。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