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快进??
痔疮在发作之前叫痣垫,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个正常生理结构,控制排便
痣垫感染肿胀或者发炎,就会导致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还可能发展为炎性痣
便血是痔疮常见的症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
注意:这是一篇满满都是屁屁图的文章。
根据现在大家对痔疮难以启齿的情况,这篇文章注定了转发量不会很高——但是阿姬想告诉你们,中国有“十人九痣”的说法,尤其是现在的上班族,因此这篇痔疮文章,能帮助很多人意识到自己的便秘或者拉肚子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意识到便血可大可小,意识到什么时候应该收起自己怕丢脸的思想,及早就医。
所以,请大家不要用羞耻的眼光来看待痔疮!(无力的劝说)。
今天的第一篇文章,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痔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分类和症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痣垫是帮助我们控制排便的正常生理结构??
(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直肠(Rectum)和肛门(Anus)的分界线,是一条锯齿状的线,这条齿状线的上方大概1.5厘米的地方,有一个由动静脉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环状带。这一条组织带,就是痣垫,也叫肛垫或者血管垫。痣垫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控制排便,它给我们提供15-20%的肛门闭合力哟!
直肠和肛门连接处的切片。直肠的上皮比较厚,而肛门的上皮比较薄。中间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二者的分界线,也就是齿状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痣垫下移,形成痔疮??
(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因为肛门处于人体躯干的下端,我们躯干很多压力都在这里,加上血液往上流回心脏的时候总是有一部分会漏下来,这样痣垫的血管就会变粗,导致肿胀,甚至发炎。
肿胀或者发炎的痣垫会发生下移的情况,这部分的血管会形成迂回的血管团,也就是形成了痔疮(Hemorrhoids)。
目前医学界其实还不大清楚痣垫肿胀或者下移的确切原因,但是和躯干部位的压力是脱不了干系的。
根据血管团发生的地方不同,痔疮也分成三种,相信也很多人有听说过:
内痔:血管团发生在齿状线以上。一般从外观看不出来,除非已经发展到第二期。二期以后变得肉眼可见的内痔一般常见于肛门的左侧,右前侧或者是右后侧。
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痔疮就是外痔了。能用手在肛门处触摸,摸到软软的小疙瘩。
混合痔:齿状线内外都有的叫混合痔,也能用手触摸到软软的肉组织。
**炎性痣:已经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炎症严重的叫炎性痣,无论是内痔、外痔、混合痔都可能发展成为炎性痣。
痔疮病理切片图。可以看出血管中有大量的血红细胞,即充血。发炎或者肿胀的痣垫,会有血管充血的症状,因此容易形成便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并不是全部痔疮都会便血,便血也可能不是有痔疮这么简单??
(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虽然很多时候痔疮都不可察觉,但是如果我们留心在冲厕所之前看看自己的便便,或者是留意一下自己的肛门,就能发现端倪。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痔疮的自检方法:
当痔疮的血管团在排便时候发生损伤,血液就会附着在大便的表面排出。
大便的时候或者大便后如果出现便血,通常出现在粪便的表面、擦屁股的厕纸上,或者是滴落在马桶的边沿。抛开便血不说,粪便的颜色是正常的,但是可能会有粘液的分泌,会瘙痒,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大便失禁。大部分的痔疮都会有便血的情况,但是还有很多隐藏的痔疮无声无息的。
内痔:内痔一般没有什么痛感,而内痔的发生分成四个期。第一期的内痔就留在肛门内,在排便的时候会出血;第二期开始,深红色的内痔会随着排便而可见,但是在排便之后就会往直肠缩回去。第三期时,痔疮在排便之后不会缩回去,但是用手指可以推回去。到了第四期,就是用手也无法推回去了。
内痔在发生血栓的时候,或者是坏死的时候,会有疼痛。
外痔:外痔在平常是没有什么特殊症状的,但是在发生血栓的情况的时候,就会非常非常疼,但是疼痛通常在2-3天就会消失。由血栓造成的肿胀可能要好几周才能消退。愈合之后可能会有皮赘,而且也可能因为不洁而导致瘙痒。外痔对疼痛和温度都比较敏感。
混合痔:内痔外痔的症状都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语??
其实现代的生活习性真的导致很多人都有痔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通过自检的方法,可以粗略判断有没有一些病变的可能性。
如果想知道什么人比较容易患上痔疮,医院的爆菊诊断方法,以及护理和预防的方法,请扫描文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