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个便秘九个疯,还有一个想腾空!这就是便秘,便秘的痛苦。当然,很多人早上起床嘴里都有不太美好的味道,睡前明明认真刷牙了啊,怎么还会有口臭?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人未老,斑先到。其实很多类似的情况都跟便秘有关系。
图片来源:pixabay
便秘在生活中很常见,无论男女,年龄,人人都有可能深受其苦。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发病率为4%~10%,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0%,而欧美发病率最高,可达14%~30%,老年人和患有各种疾病患者的便秘发病率更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便秘的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最常见的症状有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短则两三天,长则七八天甚至是半个月一次。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71.5%的患者粪便干硬,54.2%的患者排便不尽、38.8%的患者直肠堵塞感、36.7%的患者腹胀、35.6%的患者排便次数减少和28.4%的患者需辅助排便。
便秘虽小,痛苦则大,很多人常常不去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危害很大,比如诱发神经精神疾患,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反常性腹泻,甚至严重者患上直肠癌。因此,早预防以及合理治疗便秘会大大减轻便秘带来的后果,改善生活质量。
便秘分类有哪些?按照病因进行分类,便秘可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也可称为特发性便秘或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继发性便秘主要与器质性疾病和药物相关,包括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结肠原发疾病(如结肠癌)、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和钙拮抗剂等等。
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可分为正常传输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是功能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亚型,是患者结肠传输功能检测正常,但存在便秘症状。慢传输型便秘则是患者全结肠或结肠各段存在传输延迟,导致粪便通过结肠时间延长。排便障碍型便秘主要是患者在尝试排便的过程中盆底肌群存在矛盾收缩、松弛不全或肛门静息压增高,从而导致粪便排出障碍。而混合型便秘是同时具有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及出口梗阻性便秘临床特点。
便秘是如何发生的?导致便秘的病因包括功能性、器质性和药物性。在便秘患者中,60%~70%的患者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肠道动力障碍、肠道分泌紊乱、内脏敏感性改变、盆底肌群功能障碍和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可能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例如喝水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运动、情绪不稳定等等因素。仅有30%~40%可能是因为器质性和药物性因素所导致,包括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结肠原发疾病(如结肠癌)以及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等等。
病因一:高龄和女性
随着社会老龄化,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老人脏器功能发生生理性衰退,牙齿松弛脱落,缺损,咀嚼功能减退,往往造成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驱体活动不便或卧病在床使老年患者活动量明显减少,肠道蠕动能力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从而容易导致便秘。而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都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另外,在患病人群中,女性便秘患病率要高于男性,这是因为激素分泌的差异。女性雌激素会降低结肠传输速度,若雌激素分泌发生紊乱,会加重便秘。
病因二:饮食习惯
除了高龄和女性外,生活方式和饮食试管也是影响便秘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不规律,很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发生便秘。由于结肠具有很强的吸收水分的能力,如果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使粪便变干硬而进一步增加排便困难。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增加运动、多喝水等,对改善便秘很有效。
病因三:精神心理因素
植物神经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组成,是不受大脑控制的自主神经。人在激动兴奋的情况下,交感神经活跃,平静放松时,则会促进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当我们进食后,胃肠道会通过副交感神经来刺激肠胃蠕动,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如果长期激动,交感神经活跃和副交感神经低下,则使胃肠功能下降形成便秘。
病因四:长期服用药物者
一些药物可能引起便秘,某些药物的使用也是其危险因素,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钙剂、钙通道阻滞剂和NSAID等。比如阿片类药,其机制主要是阿片与胃肠道内μ受体结合,抑制胃肠动力和肠液分泌,导致便秘。
便秘有哪些潜在危害?很多人早上起床嘴里都有不太美好的味道,睡前明明认真刷牙了啊,怎么还会有口臭?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人未老,斑先到。其实很多类似的情况都跟便秘有关系。
1、引起肛肠疾病: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等。
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堆积在肠道中,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排气多等表现。
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中风等。
4、患结肠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所致,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5、神经衰弱:便秘病人可有烦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状。
6、引发痛经:慢性便秘病人由于长期盆腔肌肉刺激,肠内容物压迫子宫,常可引发痛经。
7、影响美观:便秘患者由于粪块长时间滞留肠道,异常发酵,腐败后可产生大量有害的毒素,易生痤疮、面部色素沉着、皮疹等。
8、产生体臭:毒素的聚集可引起口臭和体臭。
9、造成猝死: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便秘的肛门怒挣可使血压急剧上升,造成血管破裂甚至猝死。
怎么改善便秘?四肢动不起来,就先让肚子动起来,懒得主动动起来,那就被动动起来。
揉腹法:身体平躺,膝盖弯曲,两手叠放,掌心贴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按腹部。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在饱餐后马上进行,女性注意避开经期及孕期。
饮食上注意少食辛辣上火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以及高糖高脂食物。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食物,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
便秘切忌自行滥用泻药!泻药可以暂时缓解便秘的症状,但是长期应用会导致阴液耗伤,便秘会进一步加重。严重的顽固性便秘,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不要延误病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广州)[J].中华消化杂志,,39(9):-.
2.DROSSMANDA.RomeⅣ: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DisordersofGut-BrainInteraction[M].FANGXC,HOUXH,Translator.Beijing:SciencePress,:-,-.
3.KROGHK,CHIARIONIG,WHITEHEADW.Managementofchronicconstipationinadults[J].UnitedEurGastroenterolJ,,5(4):-.
4.PareP,FerrazziS,ThompsonWG,etal.AnepidemiologicalsurveyofconstipationinCanada:definitions,rates,demographics,andpredictorsofhealthcareseeking[J].AmJGastroenterol,,96(11):-.
来源:新医事
-End▎新医事MedNews-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