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区分痔疮和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和痔疮都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疮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知晓率,因此有很多患者会把肛周脓肿早期当成痔疮来治。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急性化脓感染。由于肛周脓肿实际上是肛瘘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临床医生会将肛周脓肿和肛瘘一同考虑,并且争取一次性治愈。
肛周脓肿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常分为肛门周围脓肿和直肠周围脓肿。
痔疮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迂曲形成的静脉团,以及随之形成的黏膜凸起或肛缘皮赘。
为了更容易区分痔疮和肛周脓肿,专家总结一张表,将外观、症状、疼痛特点、发病部位放入表中,方便进行对比。除了应用抗生素外,肛周脓肿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近期风险主要是感染范围急速扩大,造成全身感染;远期风险主要是形成复杂肛瘘,增加治愈难度和手术创伤。易与痔疮混淆的肛肠病
除了肛周疼痛,便血也是痔疮的一个特点,然而要提醒的是,有些肛肠疾病也有相似的便血特点,容易被混淆,耽误治疗。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外口位于肛周。其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肛周或臀部瘘口经久不愈,或者时愈时溃,不定时地向外溢出脓液、脓血,刺激局部皮肤导致痒痛不适等。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典型症状是便血伴便时或便后不同程度的疼痛,便血量少、色红、呈丝状覆盖于粪便表面,肛门视诊可加以诊断。肛管、直肠损伤:便秘时坚硬的粪块擦伤肛管与直肠粘膜,发生小量出血,色鲜红,盖于粪便表面,损伤一般愈合很快,也不再出血。肛窦炎
该病特点是肛门灼热,有疼痛和下坠感,排便前有少量出血。溃疡性结肠炎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病变大多累及直肠,可弥漫到全结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常表现为腹泻、便血、黏液便、里急后重、腹痛,反复发作。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轻年人为最多见。
当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只累及直肠和远端乙状结肠时,其表现可与痔疮类似,病变局限于直肠时,称溃疡性直肠炎。以便血、腹泻、里急后重、肛门部胀坠不适为突出表现,严重者可频繁便血。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
其特点是: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色鲜红,无其他不适。尤以大便干燥、腹泻时容易出血。直肠息肉的表现可与痔疮相同。
直肠息肉,包括有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最常见的是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绒毛成分越多越容易癌变。95%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息肉,要高度重视,及时在内镜下摘除,以防止癌变。
结直肠癌
该病多以便血为突出表现,可伴有大便改变。晚期,患者可伴有腹痛、腹部肿块、贫血、低热、消瘦等症状。直肠、乙状结肠远端的癌,其临床表现可与痔疮相仿。
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鲜血便、脓血便、大便表面带血、里急后重等。
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
晚期直肠癌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59岁,我国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但近十年青年人发病率明显升高。
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
◎肛肠出了问题,医院明确诊断。临床上常通过肛门指诊,肛门镜、乙状结肠镜、电子肠镜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化验、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鉴别。
生活照如何预防“菊部”问题
1
多运动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持续保持同样的姿势。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工作的人,更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还可做自我收肛运动,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增加血液循环,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静脉回流。孕妇可适当做些家务活、散步等。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
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最好是晨起排一次大便,不要长时间忍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5分钟为宜,不能超过10分钟),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玩手机。
4
注意休息
熬夜、劳累过度,是诱发痔疮的一个重要因素。上网族、打扑克族、麻将族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这是极不可取的,应该有所节制,张弛有度。5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注意卫生,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冲洗清洁,勤换内裤。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减轻肛门局部炎症。医院省、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单位,医保报销高达90%,医院,专家坐诊。坚持“专业、诚信、尊重、感恩”的管理理念,实现价格透明化,程序公开化,坚持把方便让给患者,把实惠送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被称为“福医院”。白癜风资深医生白癜风资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