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让痔迷住双眼

作者:王书奇

编辑/李鹏博·校对/李鹏博

排便后滴血,大便混有血迹,大便色暗黑呈柏油状,或手纸上有血迹,甚至便时鲜血从肛门流出……凡此种种,很多人会说:这是痔疮。

然而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前面所述的症状皆属便血,血是从下部结肠、直肠、肛管甚至上消化道而来。痔疮出血发生于肛管,只是便血的原因之一。

“十人九痔”这一通俗说法多少次左右了人们的思想,所见大便出血后多会想着是“痔疮”,也因此出现了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的悲剧。因此,正确对待便血,能够做到自我鉴别、自我初步诊断并及时去专业门诊就诊,可有效防止悲剧的发生。

一、发现便血怎么办?——平常心:勿轻视、勿紧张

在发现自己便血后,切勿觉得是简单的痔疮就掉以轻心,或以为是恶性病变而担心恐惧。而应自己初步根据便血颜色及伴随症状做出初步判断,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首先,观察血的颜色

(一)血鲜红者,病变部位多为直肠或肛门部位,便血可为手纸擦血、滴血甚至喷射状。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小儿多见)或直肠炎等良性病变较多。

(二)血色暗红,病变多位于结肠,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排出柏油样便也属于便血,其出血部位更高,多见上消化道出血,常见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口腔出血后吞咽进胃,并且进食动物血液制品及肝脏后也可以出现,需要排除饮食造成的影响。

(三)脓血便或粘液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肠炎等疾病。

其次,便血时伴随症状也很重要

(一)便血时撕裂样疼痛不适,或感觉肛门内有“东西”掉出来,多为肛裂、痔或肠道息肉。

(二)有便血现象发生,并且大便稀薄、脓血便、粘液便、大便变细、排便困难、里急后重感严重,或伴腹痛不适、消瘦、贫血等症状,多为结肠内病变,如细菌性痢疾、炎性肠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如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二、常见便血疾病

(一)痔——大便时出血、肛门内有“块物”脱出是其主要症状。血多为鲜红色,在排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多粘附在大便表面,不混在一起。痔(内痔、混合痔)的出血是便血的最主要病因。

(二)肛裂——除便血外,最主要症状是大便时肛门呈撕裂样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出血量一般不多,多为手纸擦时出血或滴血,且多伴有便秘、肛门狭窄、等症状,以女性患者居多。

(三)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炎等病。此类疾病为慢性疾病,多出现持续性、反复性的腹泻、大便稀薄、粘液血便,并伴有腹痛不适、身体消瘦、贫血等症状。因为此类疾病多为慢性病,许多人对其并不是非常了解,出现类此症状时会误以为是“吃坏肚子”造成的,自己吃些消炎药就好,直到症状严重时才会就诊,而这时候治疗起来就会很棘手。

(四)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癌肿块的生长、浸润可出现腹痛、大便困难、大便变细、粘液血便、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生活习惯不健康(抽烟、饮酒、熬夜)人群尤其应加以注意。

(五)小儿便血——对于婴幼儿出现的便血,有鲜血、粘液血便、果冻样血便等,多为直肠息肉、肠炎、肠梗阻等疾病,应加以注意,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处理。

三、出现便血后怎么办?

(一)首先调节饮食,不吃动物血液、肝脏类制品,排除干扰。禁酒、多吃富含纤维素(粗粮、蔬菜类)食品,保持大便规律、软、易解。

(二)如果便血症状短期内不能缓解,医院就诊。

(三)需要做的检查:血液指标、粪便化验、肛门指检、内镜检查(肛门镜、胃镜、结肠镜)、等。

通过以上检查,可初步明确便血的病因,根据病因采取食疗、理疗、药物治疗等等,如便血症状仍无改善,医院就诊,以明辩病因,合理施治,以免延误病情。

医院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glhhz/3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