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医院(陈建东)
[摘要]目的:比较克泽普与亚甲蓝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治疗组术后在切口周围注射克泽普10ml,对照组术后在切口周围注射0.15%亚甲蓝溶液10ml(1%亚甲蓝1.5ml+0.25%盐酸布比卡因8ml+生理盐水0.5ml)。结果:治疗组有效病例57例,有效率83.82%,对照组有效病例38例,有效率55.88%,两组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克泽普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效果良好,优于亚甲蓝溶液。[关键词]克泽普;亚甲蓝;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是混合痔手术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因此,术后止痛显得尤为重要。年03月~年10月,我科应用克泽普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年3月~年10月因混合痔行手术患者例,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19~62岁。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2药物来源克泽普: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薄荷脑注射液,商品名:克泽普。规格:5ml,其组成成分为利多卡因(0.04g)及薄荷脑(0.g),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亚甲蓝溶液:成分为1%亚甲蓝1.5ml+0.25%盐酸布比卡因8ml+生理盐水0.5ml,规格:10ml。1.3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成功后,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于创口部位浸润注射克泽普或亚甲蓝溶液10ml。1.4疼痛分级标准疼痛评估参考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或稍感下坠不适。Ⅰ级:轻微疼痛,可忍受,不影响休息,不需要处理。Ⅱ级:疼痛较重,影响休息,一般止痛药物可缓解。Ⅲ级:疼痛严重,不能休息一般止痛药物无效。数据处理:0、Ⅰ级按有效统计,Ⅱ、Ⅲ级按无效统计。
2、结果:治疗组有效病例57例,有效率83.82%,对照组有效病例38例,有效率55.88%,两组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所示。
3、讨论:混合痔术后肛门创口疼痛,是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功能所决定。肛门周围血管神经比较丰富,齿状线下受体神经支配,对痛觉极为敏感。手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反应,肛门部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对疼痛反应非常敏锐,手术可使肛管组织受到破坏,肛门皮肤中的传入神经被激动,肛门括约肌中的传入神经由于损伤、牵拉所激动,发生反射性痉挛,常常引起剧烈疼痛。创口张力增加,延迟局部侧支循环建立,使疼痛难以缓解。术后疼痛的药物干预时间,多在术后24~48h,而一般的局麻药和镇痛药的镇痛时间很难达到此时限[2]。
克泽普是一种新型长效局麻止痛药,其主要成分薄荷脑为中药薄荷中提取的饱和环状醇,其作用机制可与神经细胞膜脂质相互作用,引起膜脂质结构形态改变,使膜膨胀,细胞膜钠通道变窄,阻止钠离子内流,抑制去极化,使局部动作电位不能扩散,从而起局部神经阻滞作用。利多卡因是一种酞胺类局麻药,可与神经细胞膜钠通道轴浆内侧受体相互作用,阻断钠离子内流,可逆性阻滞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具有起效快、弥散广、穿透力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等特点,是中效麻醉药。本注射剂中含适量甘油,其粘滞性可使局麻药在局部较长时间停留,从而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各组分相互协同,使本品具有速效麻醉和长效镇痛的双重功效。复方薄荷脑的动物实验表明,局麻时间为48~h,属长效局麻制剂[3]。
亚甲蓝的止痛机制是:(1)亚甲蓝具有较强的亲神经性,可直接阻碍疼痛的传导。(2)亚甲蓝可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继续氧化,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和膜电位,影响兴奋性和神经的传导。但亚甲蓝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而且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高浓度的亚甲蓝尚可造成运动神经的损伤[4]。术后用吗啡或杜冷丁止痛效果并不理想,需反复使用,易成瘾,有抑制呼吸中枢等副作用。用克泽普封闭镇痛具有操作、使用简单,作用时间长,安全可靠,副作用少,不需全身用药等优点。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赵洪志,李磊,李长龙,等.克泽普注射液对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6(9):18-19.[4]王海兵,潘昌如,王庆武,等.美蓝局部注射对肛门部止痛效果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5(6):56-56.
Tristan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