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人群常见病、多发病。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
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6.7%的人患有混合痔,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这一数据也逐步升高,50岁以上的人群中混合痔的发病率高达95%,男、女没有太大差异。
痔疮如此高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症状要警惕“痔疮”?
1.排便时出血:一擦屁股手纸上染血,或者是鲜血滴下、喷射状出血导致便池都红了;
2.排便时肛门疼痛、坠胀:包括刀割样疼痛、针刺样疼痛,和闷闷的痛;
3.排便后肛门内有肿物脱出:有时可自行回去,有时则需要通过热水泡洗或用手推回;
4.排便时间延长但排便量少:有排便不净的感觉,有时稀便会污染内衣;肛门周围潮湿、瘙痒、分泌物多。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痔疮”?
1
长期坐着工作的人群:由于身体重心往臀部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回流不畅,静脉曲张而形成痔疮;
2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用力而导致盆腔充血、会阴下降,容易造成黏膜的松弛和“肛垫”的脱垂而形成痔疮;
3
长期便秘、大便干燥、排便时间长的人群;
4
饮食习惯偏嗜油腻、辛辣、腌渍、口味较重食物的人群;
5
爱喝酒甚至长期酗酒的人群;
6
每天喝水较少,摄入水分不足的人群;
7
长期便秘、大便干燥、排便时间长的人群;
8
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生活习惯不佳的人群;
9
急躁易怒,脾气暴躁,爱发火的人群;
10
妇女生育后,大部分人都会继发痔疮;
11
由于痔疮是一种随着身体机能衰减而逐渐加重的“退化性疾病”,所以肥胖、年龄增长容易发病;
生活中如何预防“痔疮”?
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作息规律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预防痔疮的发生。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
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最好是晨起排一次大便,不要长时间忍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5分钟为宜,不能超过10分钟),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玩手机。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注意卫生,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冲洗清洁,勤换内裤。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减轻肛门局部炎症。
5.避免久坐久立
6.注意孕产期保健
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痔疮。
7.及时治疗
了解更多痔疮,更多咨询早期如何治疗白癜风好北京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