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
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包括颈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目前,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两种分型,亦是国际比较认可的两种分型。
中医院副院长高景华教授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院副院长高景华教授重点介绍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创新手法—旋提手法(旋提手法是由朱立国教授在传统旋转手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创新改良而成)。
旋提手法
旋提手法具体操作:
患者正坐位,颈部放松,医者先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放松颈部紧张的肌肉组织;嘱患者的头部向右水平旋转至极限角度,然后屈曲颈椎至最大角度并达到固定感;医者以右肘部托患者下颌,左手掌侧虎口置于枕部,拇指、食指分别扣于两侧乳突处,轻轻向上牵引3~5秒;左手、右肘部用短力快速向上提拉,可以闻及弹响声;再次运用理筋手法对颈肩部肌肉进行放松。
临床上,还可运用中医、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上效果显著。高教授向笔者介绍了他在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的方法:旋提手法+中药+功能锻炼。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难治的类型,日常生活存在潜在风险,病情严重可能引起四肢瘫痪及二便功能障碍的严重疾患,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对于脏器功能较差,无法承受手术的老年患者,高教授建议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以及退变后的病理产物刺激椎动脉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以眩晕、头痛、颈部疼痛、恶心、心慌、手麻等症状为主。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头颈部活动和姿势的改变均可诱发或加重眩晕感,如低头、仰头或转头时诱发或加重眩晕。若存在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患者可能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时要格外注意与耳鼻喉科的眩晕鉴别。
高景华教授鉴别诊断小贴士:
椎动脉型颈椎病往往在颈部的第1、2颈椎两旁或一旁可触及紧张的筋节,或者在某一侧的第3颈椎横突部位可以找到压痛点或压痛的筋节,这种情况下,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可能性较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
在治疗上,运用中医手法(如旋提手法)+中药(白术天麻汤加减)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眩晕、恶心等症状效果显著。
采写/排版:瑞雪
制作:苗兵兵
编校:兰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