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原因多,搞清楚是哪一个

俗话说,”十男九痔“或”十女十痔“。这就是说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现在一出现便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痔疮发作了,其实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痔疮

1

特点:

便后有点滴状出血,或喷射性出血,血呈鲜红色,一般不痛。

2

常见人群:

男女老少都有。痔疮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迂曲形成的静脉团,以及随之形成的黏膜凸起或肛缘皮赘。痔疮的发病率虽然高,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症状,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痔疮,有症状的约占一半左右。痔疮引起的出血,一般量比较少。少数人出血量会比较大,一次可能出血达50毫升,甚至会引起贫血,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就需要手术治疗。痔疮一般是不痛的,但是如果痔疮出现了血栓或者是炎症,则会引起疼痛。如果痔疮引起了嵌顿,疼痛会非常剧烈,则需要紧急手术。

肛裂

1

特点:

排便时有少量鲜红色血,并伴有剧烈疼痛。

2

常见人群:

年轻女性,小孩。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通常在排便过程中,因粪便干燥,使肛裂创面受到刺激,导致出血和疼痛,出血量较少。

年轻女性和小孩更易患肛裂的原因是这部分人群的肛门比较小,而且他们的饮食习惯(吃得比较少,并爱吃零食)会使得他们更易出现便秘,大便干结。

肛裂患者在排便时会伴有少量鲜血,并伴有剧烈的疼痛。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排便后大约一两个小时,这种剧烈的疼痛可以缓解。

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排便后半天甚至大半天,疼痛都无法缓解。这使得很多患者对排便产生了心理恐惧,不敢去排便,使得便秘进一步加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某些药物引起

1

特点:

排便时有鲜红色血或暗红色血。

2

常见人群: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或活血化淤药物的老人。

药物引起的血便在门诊上也是非常多见的。很多老年人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药物,会服用一些抗凝药,或者是有活血化淤功效的中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是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如果出血的位置在肛门直肠部位,排便时会出现鲜血;如果出血的位置是在上消化道,则排便时会出现暗红色的血便或者是黑便。

结直肠恶变

1

特点:

排便时伴有鲜血或暗红色血,还可能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2

常见人群:

4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恶变出血是由于肿瘤破溃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不会有喷射性出血的表现,出血为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在一起。在所有会引起便血的原因中,结直肠恶变是最为凶险的。而且近年来结直肠恶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的年龄越来越低。因此,只要是40岁以上的患者有便血症状,医院检查,排除是痔疮引起的出血,还是结直肠恶变,以免贻误病情。

其他原因

其他可能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还有结直肠炎、息肉,直肠血管瘤也可能引起便血,但比较少见。

医院肛肠科医生温馨提示:

排便时有出血,医院明确诊断。临床上常通过肛门指诊,电子肛门镜检查等方法进行鉴别。

↓↓↓

治痔疮到中山

医院老专家定期坐诊

医院定期开展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hhzzz/6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