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干货全身筋结点定点方法完结篇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55680.html

足跟痛

 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

  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   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   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   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   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   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   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   9、骶棘肌劳损;   1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

治疗:机理:

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C6-7、腰骶区,膝关节区。根据运   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   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针刀进行切   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   踝关节疼痛:   1、内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内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2、外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外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全身筋结点

01

一.颈椎病—锥动脉型(头痛.头昏.嗜睡)

治疗点:

1.下项线筋结点2.颈1横突筋结点3.颈脊突旁筋结点

02

二.颈椎病—神经根型.颈肩型(颈肩臂痛手麻)

治疗点:

1.颈胸1脊突旁筋结点2.颈7横突尖筋结点

03

三.颈椎病―斜角肌综合征型

1病理:

a.动脉受压b.臂丛神经受压c.迷走神经受压

2症状:

a.颈肩抽动与不安b.肩部千斤重感,不能耐受衣之压力c.肩胛骨内侧发热发酸发痛发胀d臂手疼痛肿胀麻木针刺感烧灼感c.前臂与手无力f上举困难费力g.心慌胸闷胸痛心绞痛h.失眠易激怒沮丧i.半边躯体感乏力畏寒怕冷j.恶心,咳嗽时头晕k.幻肢痛

3治疗位点

1.颈1横突筋结点2.颈脊突旁筋结点3.胸锁关节内下缘筋结点4.颈34横突旁筋结点

04

四、肩周炎

治疗位点

1.喙突筋结点2.小结节筋结点3.大结节筋结点4.盂下结节筋结点5.肩胛骨内上角筋结点6.斜角肌治疗点(见三)

05

五、网球肘

治疗点

1.肱骨外上髁筋结点2.桡骨茎突筋结点3.肱二头肌筋结点4.肱三头肌筋结点

06

六.拇指腱鞘炎

治疗点

1.腕横韧带筋结点2.拇长屈肌肌腹3.该腱鞘子骨上方筋结点

07

七.腕管综合征

症状:

1.至少三个以上手指麻木2.手指掌心疼痛感针刺感,晨僵3.拇指笨掘无力,持物易脱落4.两拇指对比,患侧不灵活5.屈腕试验阳性治疗点1.腕横韧带筋结点2.针(0.6mm)具腕管减压

08

八.落枕

治疗点

1.斜角肌筋结点2.斜方肌筋结点

09

九.面神经炎、面肌痉挛

治疗点

1.颈1横突筋结点2.颈脊突旁筋结点3.针刺后溪穴

10

十.腰痛,腿不痛

常见病名

1.急性腰扭伤2.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退行变。腰椎压缩性骨折3.腰3横突综合征4.腹外斜肌劳损5.腰椎间盘突岀症治疗点1.腰脊突旁筋结点2.腰4横突筋膜筋结点3.髂前上棘筋结点4.十二肋筋结点

11

十一.慢性腰臀腿(包括腹股沟)趾痛、麻、无力、酸胀、巴筋感、抽动感、肌萎缩

常见病名

1.腰椎间盘突岀症2.腰椎滑脱3.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退行变4.梨状肌综合征5.髂翼外三肌劳损6.慢性臀上皮神经炎.7.髂胫束劳损

治疗理念:重点1.重建腰椎力学平衡、2.恢复腰椎生理曲度、3.解除血管及神经根、神经干、神经支受压4.适度运动与锻炼5避免.不良体位与姿式

治疗点

1.腰15脊突旁筋结点2.腰4横突筋膜筋结点3.骶髂关节、髂后上棘处筋结点4.大转子尖周围筋结点5.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股方肌挛缩(发紧)肌纤维6.髂胫束中点筋结点7.臀肌粗隆筋结点8坐骨结节筋结点9.胫骨前肌筋结点

12

十二.股外侧皮神经炎

治疗点:腹股沟韧带上方索条

13

十三.臀上皮神经炎

症状

1,急性期有剧列疼痛、腰腿活动受限需双手扶它物方可翻身起坐。多见于车祸或运动训练2.慢性期臀上部酸胀或刺痛,可放射至大腿后侧但不过膝,腰痛可有可无、有者亦轻,3.该神经髂嵴出口处可触及索条、筋结4.慢性期可因日常小动作诱发,如晒衣服、咳嗽、打喷*、转身治疗点:1.急牲性期在髂嵴缘手法或刺血拔罐2.慢性期治疗点:1.腰5脊突旁筋结点2.髂嵴缘、髂后上棘处筋结点3.同侧骶髂关节筋结点4.腹外斜肌髂前上棘处筋结点

14

十四.膝关节痛

(一)膝关节传导痛

1.内侧痈a髂胫束劳损b内收肌劳损

c缝匹肌损伤d腰椎间盘突岀症

治疗点:

对应肌肉筋结点2.外侧痈a.髂胫束b.股二头肌劳损c.内收肌劳损治疗点:

对应肌肉筋结点3.后侧痈a股二头肌劳损b半腱半膜肌劳损治疗点:对应肌肉筋结点4.前面痛无传导痛

(二)膝关节自身疾病

a内外侧附韧带损伤b骨性关节炎c髌骨软化症d髌下脂肪垫劳损e关节滑膜炎积液f腘窝囊肿治疗方法

1.关节腔长效止镇痛液美兰0.2ml,,,2%利多卡因2ml,,,祖师麻4ml,,,玻玏酸钠一支2.如意金黄散外敷3.大力神发泡疗法4.消痔灵关节内注5.按筋结点治疗

15

十五:踝关节扭伤

1.针刺踝痛点

2.正骨手法3.大黄姜黄枳子处敷

16

十六:足跟痛

治疗方法:外膝眼/颈67筋结点,

17

十七.砪外翻

理论:砪长伸肌,砪短伸肌缩短致第一跖骨头内斜,

治疗:足背d1骨间肌3寸毫针刺

←吕晓峰

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执业医师,亚健康针灸师,平衡针灸医师,擅长浅筋膜平衡调理,针到痛消,独创浅筋膜平衡针刺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卓著,对于长期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以及功能性障碍疾病有特效

学术思想:筋膜筋结点致病学说,筋膜阿是穴,浅筋膜筋膜针刺松解术

以“短平快”的方式传承传授。

什么是“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简称“针刺松解术”)

是吕晓峰大夫根据20年针灸临床经验,以中医经筋(即西医的筋膜、神经)为生理基础,以其病理改变所形成的筋结组织为靶点穴,以传统腧穴为坐标,按循证医学为标准,融合针刀医学理念,用传统与现代针刺手法得气为治疗手段所创立一种3秒见效,专治经筋、筋膜病变导致急慢性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脊柱源性内科病有着立竿见影的针刺手法。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发展过程中跨哪些学科整合而成?

传统针灸学

软组织外科学

皮神经卡压学

临床神经解剖

运动解剖学

无菌性炎症

中西医按摩学

筋膜学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的“六精”

1、解剖要精细:解剖学让我们重新认识针灸。

2、病理要精辩:病理改变决定病应该怎么看?怎么治?

3、诊断要精确:筋膜结节组织找到痛病的元凶。

4、取穴要精准:循经筋?循筋膜?循经络?循神经?靶点穴中靶心?

5、手法要精练:手法分层次、分结构、分证型、分幅度、、分耐受度、分程度等。

6、疗效要精彩:疗效要明显、病人有笑脸。

做“明”医,才能成为名医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1、三快针法、刃针结合西医神经学说、组织损伤学、经络学说治疗治疗脑血管后遗症

治疗超过3个月以及半年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效果尤其显著

2、面三针特效治疗面瘫和难治性面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

3、扶阳五针治疗男女科疾病以及四肢冰凉,尤其是对男性科疾病尤佳。

4、股骨头坏死7步治疗法。

5、肩周炎的6步治疗法。

6、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除外)7步治疗法。

7、特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8、乳腺增生4步治疗法。

9、颈椎综合症或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相关症状的治疗。

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10、腕管综合征。

11、肱骨外上髁处炎。

12、腰部疾病: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腰大肌损伤腰骶部劳损。

13、下肢肿胀。

14、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症状。

15、踝关节疼痛:内侧疼痛、外侧疼痛。

16、平衡针灸一针镇痛治疗

穴位的取穴、定位、针感以及针法实操演示

升提穴:调理中气下陷。

腰痛穴:腰部疼痛以及疾病。

急救穴:醒脑开窍、抗休克。

偏瘫穴: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昏迷、偏瘫。

鼻炎穴:治疗鼻炎三叉神经痛。

牙痛穴:各类原因引起的牙痛。

明目穴:通窍明目、消炎止痛、调节视神经。

颈痛穴: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综合症等。

感冒穴:解表散寒、消咽止痛、消炎退热。

咽痛穴:急慢性咽痛、喉炎、扁桃腺炎等。

指麻穴: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胸痛穴: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心率不齐。

痔疮穴:外痔、混合痔、肛裂。

膝痛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髋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

臀痛穴: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踝痛穴: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刺、足跟痛、足底痛。

降糖穴: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

肺病穴: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头痛穴: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性头痛(颈椎病)、鼻窦炎等。

腕痛穴: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等。

降压穴:高血压或低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肾病穴: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肩痛穴: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等。

腹痛穴: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肘痛穴: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内外髁科等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

癫痫穴:癫痫。

过敏穴:支气管哮喘、急性寻麻疹、风疹、湿疹、牛皮藓、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瘙痒。

痛经穴: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

面瘫穴: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等。

神衰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痤疮穴:痤疮等。

乳腺穴:急性乳腺炎(3天内效佳)、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等。

肩背穴: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等。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特色是什么?与传统针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您使用的针具是什么?与传统的针刺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筋膜致病学说的由来?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筋膜筋结点组织?它和各类疼痛的关系如何?

哪些常见病因导致筋膜产生筋结点组织?

外感:着凉、空调;

外伤:运动创伤;过度锻炼、骨折、脱位;滑倒跌伤,运动损伤等。

姿势不良:睡眠姿势;驼背,长短脚、脊柱侧弯,体重增加平衡改变。拄拐仗,双拐。

劳损:电脑、手机、提包、躺着看书、侧卧看电视。

内科病:荷尔蒙紊乱、糖尿病并发症、体质怕冷者、内脏病的反应,甲状腺功能低下。

年龄老化。

精神紧张:失眠障碍、疲劳焦虑等。

以上各种原因造成无菌性炎症。

发炎简化:

炎症五个最重要的体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丧失。

疼痛通常是最突出,既是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又是物理检查时的体征。

筋结组织致病的病理病机是什么?

筋伤,筋结,筋聚,筋走,筋转,筋翻,筋离,筋断,筋挛,最后导致筋缩等病理性改变。

病理改变:跳线:打结,拧劲,卡压,绞索,缠绕,压迫,阻断、断流,阻滞。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如何确定诊断?

症状,体征,查体,穴位查体,触诊等。

康复评估:

主观、客观;症状,体征;功能活动,力量,耐力,筋膜松软,筋结点组织穴消失。鉴别诊断。

为什么要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能快速解决哪些临床疾病?

各种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中风,老年痴呆、巴彬森氏病预防。

忧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关节痛、颈椎病、腰椎病、各种肌腱炎、术后后遗症、运动损伤、颈源性、腰源性内科病、功能性障碍疾病、面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吕老师绝技扶阳五针治疗男科疾病效果尤其显著。

每位学员、针灸爱好者都能学会吗?如果学习,多长时间可以掌握您的针刺松解术?

即学,即会,即用,即效,越用越灵。

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在原临床上会有哪些提升?

至少提高一倍。

怎样才能更快的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1.了解人体结构,

2.学会按摩,

3.被别人扎针

4.自我练针

针灸扎到哪儿才会有奇效?

怎样去理解传统穴位与筋结点?

筋膜筋结点组织穴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如下:定因、定理、定病、定征、定位、定性、定时、定法、定穴、定量、定术、定论、定义、定人等。

使这些穴位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等客观指标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有是因,有是理、有是证、有是法、有是方、有是穴、有是术、有是人、有是效。

图图图图图图图

怎样区分有效针感和无效针感?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穴位特点:

筋膜组织的“筋结点”:是(阿是穴+靶点穴+阳性点+敏感点+板激点+激应点+压痛点+条索+结节+紧张点等)统称,因为上述穴位物质基础是筋膜增生的病理产物---疤痕组织,故统称为“筋结点”。

它与传统的穴位不一样,是发展了传统的阿是穴的同时结合现代西医激痛点疗法而形成的新理论,可以说他是古代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经筋与筋膜、针灸与手术、按摩与骨伤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不是什么发明而是发现,发现的什么你只是发现了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症状与体征,康复转归预后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起来而已。一个穴位就代表了一个整个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康复、转归、预后等全过程,所以说对待每一个穴位对重视程度和重视整体概念是一样的

怎样才能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是由吕晓峰老师创建、医院授课

授课时间:

年12月10日-12月14日(10日全天报道)

24小时

陈老师:(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hhzzz/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