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女十痔
四舍五入即所谓饮食男女人各有痔当然,这其实是对痔疮普遍性的一种夸张说法。据我国流行病学显示,痔疮发病率高达51.56%。痔疮痔疮(Hemorrhoids),或者称痔,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痔赘(俗称“肉赘儿”)脱垂等症状,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痔疮病因痔看似一个简单的疾病,病因却一直没能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常被提及的两类病因学说---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下移学说
肛垫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作用。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时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借助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弹性回缩能力减弱后,肛垫则充血、下移形成痔。西医主流支持肛垫下移学说。
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里有丰富的静脉丛,这些静脉比较特殊,不仅静脉内没有静脉瓣,位于腹盆腔的最低处,而且周围的组织松弛,这就使这些静脉丛很容易充血、瘀血,然后又因为静脉壁承受着压力,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静脉曲张,如果再有长期坐立、便秘、怀孕、前列腺肥大、肝硬化,盆腔肿瘤这些因素,导致静脉曲张,痔就更容易发生了。
痔疮典型症状内痔
主要表现为出血和痔赘脱出,间断性便后出血为最常见,一般无疼痛。血液鲜红色,在排便结束时覆盖在大便
表面,有时候会成滴滴下。有严重可表现为喷射状出现。
根据内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级:
外痔
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持续潮湿不洁,有时瘙痒,痔赘外露。如果伴有炎症,则肛周疼痛明显。有时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疼痛的肿块,称为“血栓痔”或“凝血痔”。这类痔极易出血,且伴有剧痛。
混合痔
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内痔发展到Ⅲ度以上时多为混合痔,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称为“环状痔”。脱出痔赘如果不及时还原到肛门内,则可导致“绞窄性痔”或“嵌顿性痔”,可能出现水肿、瘀血,甚至坏死,此时经常伴有剧痛。
治疗原则痔的治疗有三大原则:
1、没有症状的痔没有必要药物或手术治疗,以生活习惯改善为主;
2、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和消除症状,而不一定非要根治;
3、痔的治疗以非手术为主,绞窄性痔、嵌顿性痔发生坏死、Ⅱ度以上内痔及混合痔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少吃辣,少喝酒,尽量保持大便通畅。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不要憋大便,不要长时间蹲便,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避免久坐或久站
无论是工作还是在家,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至少要在两个小时左右,活动一下,变换一下姿势。
做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要讲究方法,首先是双膝弯曲,人要平躺,然后保持屁股的肌肉收缩向上提肛,保持5秒后再缓慢地放松,如此重复。呼吸也要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照常,身体其他位置保持放松。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得正确,可以用手感受腹部,如果有紧缩现象,就表示运动方法是不对的,要及时调整。
晚上临睡前或晨起时,运动时间10分钟
每天一次,持续30天
想要“屁屁”尽情的摇摆
“无敌”马上到......清瘟消肿九味丸
蒙文名为“无敌金刚丸”,出自蒙医经典《至高要方》,使用历史近千年,是蒙医杀粘(抗炎)的首选药物,“无敌”一词充分说明了其在蒙药杀粘药中的重要地位。组方中有多种珍贵药材配伍,具有清高热作用的“救命仙草”—熊胆,退热消炎药到病除的牛黄,杀粘首选药物麝香,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红肿热痛的功能障碍,可有效替代抗生素的输液治疗,是门诊抗炎、消除红肿热痛的首选药物。
无敌金刚丸
本方又名吉昭木道尔吉,出自《至高要方》。由草乌(制)、硇砂各5g,刺柏、缬草、贯众、红花各10g,牛黄、熊胆、麝香各1.5g配合组成。牛黄、麝香、熊胆另研细,其余六味共研细末后加上三味药混匀,用面粉水调为丸。功能促使热病成熟,收敛扩散之热,杀粘,止痛。主治未成熟热,陈热,隐伏热,扩散热,增盛热,白喉、炭疽,此外,对天花、肠刺痛、痢疾、亚玛虫病亦效;尤其对妇女病,便秘,小便不通,黄水病,痹病,痛风,中风,麻风和一切热病,本方均有良效。本方性凉,为粘热、黄水病之主方。方中以清热药红花、牛黄为主;佐以缬草以清陈热;贯众、硇砂以清毒热;草乌、麝香、刺柏、熊胆以清黄水热,杀粘解毒,防腐,除希拉热邪。故本方具备清粘热、除黄水病,治妇女病之功效。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
案例分享大会
1、患者信息:汤先生,45岁;主诉:肛门肿痛,大便困难;诊断:痔疮肿痛;处方:清瘟消肿九味丸,内服,13粒/次,2次/天;饭后服用;左氧氟沙星片,2粒/次,2次/天;奥硝唑,3粒/次,2次/天。服用效果:服用3天消肿后,疼痛消失。继续服用,巩固治疗。2、患者:郑某,女,65岁;诊断:痔疮;处方:清瘟消肿九味丸,9粒/次,2次/天;服用效果:服用一盒,效果很好,症状改善,不出血,不痛了。复诊继续开2盒。其他案例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