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就是关节炎?NO!口腔溃疡、冻疮,甚至流产,都有可能是风湿病引起的!
案例一:
张女士“冻疮”十几年,双手遇冷就发白发紫,即使是春天、秋天不太冷的时候也要保暖,遇到冷水手指就发白发紫,一直当做冻疮,未就诊。
突然有一天,张女士突然感到胸闷气促,爬楼梯到2楼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胸闷气促,进一步查病因,才知道是风湿病导致的。
医生提示:双手发白发紫,医学上成为“雷诺现象”,很多风湿免疫病可引起这个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等。
案例二:
王女士已经结婚4年了,一直未避孕,怀孕多次,但孕后1-2个月即出现流产,医院妇产科、生殖科,服用很多药物,也看过中医,都没能成功孕育后代。
在一次就医时候,一个病友提醒她“很像我当时的情况,建议你去风湿科看看”。
王女士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抱着医院风湿科,查封闭抗体水平很低,医生告诉她,这种抗体水平低下会导致母亲免疫系统对胚胎的攻击,引起流产。在医生的帮助下,王女士终于如愿以偿的成功生了个健康的孩子。
医生提示:不孕、流产一般是在妇科或生殖科就诊,但如果反复出现流产,找不到原因,千万别忘记免疫因素的影响,记得到风湿科看看。
案例三:
刚工作的小陈今年24岁,作为“久坐族”,他近来常感到腰背不适,后半夜明显,去做推拿也于事无补。时值隆冬,晨起时小陈总觉得浑身僵硬,但活动活动僵硬的感觉就减轻了,小陈还以为是天气太冷把自己给“冻僵了”,就没有在意。
随着病况的持续,小陈不适的感觉愈演愈烈,医院就诊时才知:自己是得了强直性脊柱炎。
医生提示:强直性脊柱炎尤其喜欢“埋伏”在年轻人身边,大多发生在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身上,且早期症状易缓解,有“潜伏”的特点,一开始可能就是腰背或者屁股的不适,早晨起来或久坐以后僵硬的感觉尤其明显,这种不舒服经过适当活动就会缓解,这种情况赶快去风湿科看看,很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案例四:
李先生经常口腔溃疡,医生建议多吃水果,补充B族维生素,但仍反复发作;眼睛经常红,多次眼科就诊都考虑结膜炎。
口腔溃疡和眼睛红持续好几年后,突然出现关节痛,在风湿科就诊,医生仔细检查发现龟头也有溃疡,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样皮疹,综合上述病情,考虑“白塞病”。
医生提示: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出现反复口腔溃疡,久治不愈,请到风湿科就诊。
案例五:
张先生痛风多年了,每次疼痛都是去卫生院挂瓶,起初效果很好,挂一次瓶可以半年到1年不痛,但时间长了,挂瓶效果越来越差。
张先生一直认为痛风反正治不好的,只能多去挂瓶了。而李先生正好相反,不满足于不能断根,曾经购买美国药、泰国药、香港药、痛风灵、风湿灵.....,起初效果很好,可以不痛了。
但有一天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到医院查骨密度,发现重度骨质疏松,医生告诉他,这些灵丹妙药主要成分都是激素。
医生提示:痛风是美国风湿病学会认为唯一能治好的风湿病,应该到风湿科规范就诊,才能避免反复发作。所有的灵丹妙药,都是激素和止痛药的完美化身,可导致严重副作用。
风湿病病因是什么?
内因:肝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肝主筋,主运动,主藏血;肾主骨,主生髓,肝肾阴阳失衡就会引起风湿骨病。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的发生。肾精不足,则骨髓空虚,肌萎无力,即可出现腿足痿软不能行动,腰酸背痛活动不便等症。
外因:中医将风湿病称为“痹症”,《内经》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也就是说,中医认为风湿病是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人体所致。
风湿病如何治疗?
李中梓(~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
明李中梓运用《易经》哲学思想,根据《内经》医学理论,参考孙思邈的理论,并结合张景岳滋养胃阴温补肾阳的理论和方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医宗必读》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肾肝同治,治疗风湿骨病的理论。
乙癸疗法根据李中梓《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治疗原则确定以下治疗方案,医院开展的临床实验中,对风湿骨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9%。
1.疗程:一月一疗程,重症患者连治3-6个疗程。
2.用药:独活寄生合剂+巴戟胶囊+骨筋丸胶囊+国公酒(口服或外用)。
乙癸疗法组方方解
独活寄生合剂
肝肾同补,筋骨兼治
专治酸、麻、肿、胀、痛
君药:独活,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
臣药:细辛、防风、秦艽、桂心,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又除经络留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
佐药: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风湿,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八珍汤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且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当归、川芎、牛膝、桂心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甘草:调和诸药
各药合用,实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
巴戟胶囊
肾胃同补,专利补肾不透支
补得进、留得住、源源不断
君药:巴戟天、熟地黄。补肾阳、滋胃阴、益精血、强筋骨、袪湿寒。具有治疗阳痿精冷、腰膝冷痹、阳虚泄泻、头晕目眩、筋骨痿软、崩漏带下等功效。
臣药:淫羊藿、肉苁蓉、金樱子、覆盆子、枸杞子、何首乌、杜仲、续断、仙茅、当归。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养肝明目。具有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精精闭、崩漏带下、肝肾阴虚、盗汗遗精、心悸怔忡、须发早白、眩晕耳鸣的功效。
佐药: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健脾养肺、提高机体抵抗力。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凑,胃肾同补,补肾壮腰,调经。用于肾阳不足而致的神疲不振,腰膝软弱,亦用于夜尿频繁,月经不调。
骨筋丸胶囊
君药:三七、红花。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臣药:独活、牛膝、秦艽、血竭、乳香、没药、马钱子、延胡索。乳香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没药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延胡索有镇痛、镇静作用。
佐药:木香、郁金、桂枝具体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
骨筋丸胶囊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适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病,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筋骨病变。
《伤寒论》指出风湿病内因有肝肾阴阳失衡,形成筋骨的血脉壅塞不通;外因有风寒湿三邪侵犯人体,引起行痹、痛痹和着痹。乙癸疗法既能补益肝肾,又能祛风、散寒、除湿,解决内因、外因两大病因的同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临床上治疗风湿骨病效果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