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王明星
副主任医师
医院肛肠科主任
李飞
主治医师
医院肛肠科医生
痔疮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只是说明痔疮发病率高
根据流调学统计我国痔疮的发病率在65%左右,女略高于男,女性占55%,男性占45%。
哪些人容易患痔疮?
1、需要长期坐着的人,如教师、交警等
2、需要长期站着的人,如司机、编辑等
3、长期饮酒、甚至嗜酒的人
4、喜食辛辣的人
5、孕妇
为什么孕妇容易患痔疮?
在怀孕期间,为了保证胎儿的营养供应,孕妇盆腔内动脉血流量增多;
随着胎儿发育,子宫日益增大,又会压迫盆腔,使痔血管内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碍;
加上孕妇常有排便费力或便秘,使直肠下端及肛门的痔静脉丛血液瘀积,即可诱发痔疮或使其加重。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妇女在怀孕期间痔疮的多发性。
痔疮的分类
外痔是痔外静脉丛曲张引起的,
内痔是齿线以上痔内静脉丛曲张引起,
内痔还四期:
I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
Ⅱ期,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
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Ⅳ期,内痔脱出肛门无法回纳到肛门的里面。这种是内痔中最严重的病症。
混合痔是两者兼有。
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痔疮的发生?
1、不好的大便习惯:
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大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引发疾病。
喜欢抽烟的人群,特别是男士,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大便反射,极容易造成大便秘结。
2、大便异常:
腹泻和大便秘结均是痔疮的重要致病原因。大便秘结是最大的祸根,直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引发盲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
用力解出干燥粪块,必然会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发生瘀血、胀肿、裂口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腹泻常是结肠疾病的医学体现,腹泻也能使肛门局部感染机会增多,发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等疾病。
3、慢性疾病:
如长期营养不良的,体质虚弱,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
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增大,盆腔瘀血。
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
故在防治中应注重病人的全身状态,采用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职业性原因:长期站立或长时间坐。
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直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
4、饮食原因:
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
如食品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变化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形,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导致肛门直肠疾病。
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致病率明显上升。
5、解剖原因:
部分人齿线过低,导致肛肠液外溢、肛门潮湿、直肠粘膜脱出。
得了痔疮的人,都会有哪些症状?
(一)便血: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
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
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
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
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二)痔块脱垂:
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
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
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三)疼痛:
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四)瘙痒:
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
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便血一定是得了痔疮?
便血常见的疾病有痔疮、直肠息肉、直肠炎、直肠癌等,需要明确诊断。
痔疮对我们人体都有哪些危害?
痔疮较严重者会导致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性患者。
如患痔疮产生心理压力,不敢上厕所,长此下去会加重便秘,当排便发生困难时,患者用力屏气,可使心跳加快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或脑栓塞;
如果出现内痔嵌顿,疼痛还可诱发心绞痛发作。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地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容易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痔疮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内痔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
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多伴有疼痛,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痔”。
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1)坏死:(2)感染,亦可形成肝脓肿。
国外曾有报道因痔核嵌顿伴发的致死性败血症。
总之,痔疮对人体有诸多危害,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痔疮患者。痔疮患者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能够早期治疗和适当处理,均可避免以上严重合并症的发生。
痔疮的诊断方法
有一些患者可以进行自我的体检,比如大便后,甚至晚上睡觉在床上的时候,可以用手来对肛门周围进行触诊、触摸,看看肛门周围有没有一些多余的赘皮,异常的增生物,
甚至可以通过让家属,通过手机拍照,更加直观地观察肛门周围,有没有异常的增生,异常的东西、脱出。
内痔的诊断,主要靠肛管直肠检查。首先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
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及部位的真实情况。
其次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最后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临床上治疗痔疮的方法都有哪些?
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
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
因此,对痔的治疗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痔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可服药、塞药、抹药、熏洗等。
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手术疗法。
目前的手术方法有痔环切除术、外剥内切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及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枯痔法、调痔法等。
其中效果最好的、全国普遍采用的,优于国外的、中医传统手术方法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痔疮患者手术后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痔疮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一周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15天后基本痊愈。
(1)保持大便通畅:
痔疮术后一般要在24小时以后方可第一次排便。
在禁止排便的这段时间里,应多饮水和食用有润肠作用的饮料如蜂蜜、果汁和青菜汁等,这样可以促进排尿和避免大便秘结。
由于手术损伤肛管皮肤,引起括约肌痉挛,所以第一次排便前应口服麻仁润肠丸、地榆槐角丸、果导片等润肠药物。
若大便秘结严重,可用石蜡油灌肠,便前温水坐浴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可使排便所引起的肛门疼痛有所减轻。
一般讲第一次排便常伴有少量鲜血,系粪便摩擦创面所致,属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以后应养成每日晨起排便的习惯,便后坐浴换药。
为防止大便干燥,应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饮食和高脂肪油类,不应每日依靠泻药排便,如有便秘,可于临睡前口服麻仁润肠丸、地榆槐角丸、牛黄解毒丸或果导片,待大便变软后应立刻停药。
(2)便后坐浴:
坐浴是清洁肛门,促进创面愈合和消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能迅速有效缓解疼痛。
每次便后都必须坐浴,坐浴时先用热气熏,待水温适中时,再将肛门会阴部放入盆内洗涤坐浴,每次20分钟左右。坐浴可用温热盐水、中药汤剂、高锰酸钾液等。
(3)换药:
痔注射术后可将消炎痛栓、洗必泰痔疮栓、红霉素栓、马应龙痔疮栓等药填塞于肛门内即可。
开放创面除使用上述栓剂外,亦需将凡士林油纱条、中药生肌玉红膏纱条或红粉纱条等填塞肛内并用其保护创面,以利于创面引流。
(4)术后适当活动:
一般讲手术创面较大,而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间,应尽量少走路,这样可避免伤口边缘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肿,延长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愈合后3个月左右不要长时间骑自行车,以防愈合的创面因摩擦过多而引起出血。
怎样预防痔疮?
(1)每次排便应在3至5分钟解决,应逐步控制在3分钟以内(若控制在3分钟以内,一二期痔疮可自行康复)。
(2)司机、孕妇和坐班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到20次提肛动作。
(3)习惯性大便干燥者,在每天晚饭后(隔一小时)生吃白菜心三至五两,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等。
以上三点法,如能结合预防,是远离痔疮的最佳捷径。
《我是大医师》播出时间:
许昌电视台综合频道
周一16:05
周二16:05
周三16:05
周四16:05
周五16:05
20:45(首播)
周六16:05
周日16:05
许昌电视台公共频道
周一至周日18:05
《我是大医师》节目同时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上同步播出,搜索《我是大医师》难言的痛苦--痔疮即可观看。
也可通过许昌电视网、许昌手机台等方式观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