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图解之7:消化不良/膀胱炎/痔疮/直肠脱落
25、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
26、膀胱炎膀胱炎是因细菌上行感染或由肾脏炎症下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症。
急性膀胱炎临床表现有:
尿痛,多在排尿时出现,排尿终末时较重,疼痛部位在会阴部或耻骨上区,如伴有尿潴留时,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
尿频、尿急、尿混浊,排尿终末时可有少许血尿;
轻度腰痛,发热(一般在38℃以下)。慢性膀胱炎症状与急性相同,但程度较轻。
27、痔疮痔疮是指直肠下端黏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因回流受阻,而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可见肛门发胀,或突然发生肛部剧烈疼痛。
根据痔疮的部位和它与齿状线的关系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
外痔的特点是自觉肛门处有异物感,剧烈疼痛或不痛,发炎时则肿痛;
内痔特点是大便时出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出血量不多等;
内痔痔核可脱垂于大便外,如不及时复位,或因感染均可引起局部剧痛如嵌顿时,可致肿胀、糜烂、坏死。
混合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痔疮发生的原因,多与长期坐或站立工作、肩挑负重、跋涉远行、妊娠或久痢、久泻便秘,嗜食厚味辛辣等因素有关。
28、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或直肠黏膜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症状。
临床上一般以肛门外见到脱出的圆锥形或长形的直肠为其特征。
轻者在大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重者咳嗽时能脱出,必须帮助才可回纳。
本病多见于小儿、老年人。
久病体虚之人长期咳嗽、腹泻、便秘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素来体虚,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正气损耗,气虚下陷,可致肛门、直肠脱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