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天,山东潍坊临朐县胡家岭村的陈大爷正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喝着茶水,一辆小轿车突然停在陈大爷的面前。
车窗降下来后一个年轻女子兴奋地说道:“大爷,胡光州是不是住在这个村子里?”
陈大爷看女子的穿着和那辆价值不菲的小轿车,明显不像是胡光州的亲戚,一看就是打城里来的。
虽然不知道她们找胡光州所为何事,陈大爷还是热心地指了指村里的一处破旧民房说道:“那一栋最高的土楼就是他家!”
令陈大爷没有想到的是,这还仅仅只是开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接连不断的陌生人来到村子里,都是为了胡光州而来。
更准确地说是为了胡光州的所搭建的一栋七层土楼而来,那么,一栋土楼是如何引来这么多的人来打卡拍照?
命运多舛年,胡光州出生在山东潍坊临朐县胡家岭村,当时的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胡光州出生后父母对他是百般的疼爱。
胡光州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是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倒也算过得幸福。
父母过惯了穷日子也知道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胡光州上学接受教育,争取以后能找个体面的工作。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胡光州小小年纪就深切的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在学校勤奋刻苦的学习,回到家里包揽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随着两个弟弟的接连出生,胡光州除了做家务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多了两个孩子,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明显就不够用了,加上胡光州还要上学,一家人过上了紧衣缩食的日子。
胡光州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他总想着好好读书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可是现在他等不了那么久了,弟弟眼看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三个孩子的学费。
胡光州犹豫了很久还是向父母提出了辍学的请求,母亲听了以后眼里泛起泪光,父亲在一旁坐着沉默不语。
父母在两难之中只能选择同意胡光州的请求,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毕竟胡光州十多岁,下学后还能帮着做农活,两个弟弟年纪尚小,不去上学就只能闲在家里,三个孩子总要供出来一个吧!
胡光州辍学后省出来的钱拿去给两个弟弟交了学费,而他也开始每天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有天晚上胡光州起床上厕所,看到父母房间里透出一丝亮光,以为父母是忘了关灯,可走到门口他却听到父母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什么。
“过两天又要交学费了,还差一半,怎么办?”
“要不找邻居先借点吧!总不能再让小的辍学啊!”
胡光州这才明白父母是为了弟弟的学费愁得睡不着觉,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义务为父母、为这个家分担压力了,第二天一早就跑到镇上的工地找工作。
胡光州来到嘈杂的工地后看到一位大哥正在搬砖,便问道:“大哥,你们这还缺人吗?”
大哥转头看向胡光州,眼神透露出一丝的疑惑,胡光州虽然已经十六七岁,但是因为营养跟不上长得有些瘦,大哥笑着说道:“小伙子,你怎么不去上学啊?这活可累着呢!你这身板够呛能干得了啊!”
胡光州把家里的情况如实跟大哥讲述了一番,大哥听了以后对他的遭遇十分同情,这才决定要留下他,临别时还塞给他一些钱,这让胡光州很是感动。
胡光州为人老实本分,自从去工地干活后,为了报答大哥的恩情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大哥也从没有亏待过他。
可惜“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眼看胡光州一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又将整个家庭拖入无尽的深渊。
这天下午,天空突然飘起细雨,干完活的胡光州没带雨衣,想着等雨停了再回家,可是没想到雨越下越大,眼看到了饭点,他害怕父母担心,心一横冒着雨就冲了出去,飞奔了好几里地,回到家时全身都已经湿透。
吃过晚饭后胡光州感觉有些头疼,便提早去睡觉了,半夜疼痛难忍醒了以后摸了摸额头,才发现自己是淋雨发烧了,他也没有太在意,想着睡一觉就好了。
等到第二天,家里人都各忙各的,胡光州在床上躺了一天,但是高烧并没有退去,反而更加严重,烧得胡光州脑子昏昏沉沉,四肢乏力,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
傍晚,父母忙完农活回到家中,看到胡光州在床上躺着,母亲说道:“诶,光州,你今天咋没去上班?身子不舒服吗?”
母亲见胡光州没有回答,但是身体动了动还有反应,便上前查看,发现胡光州的脸红扑扑的,一摸额头瞬间大惊失色的呼喊道:“老胡!老胡!快来啊!光州发医院!”
父亲赶忙背医院飞奔,医院后才得知为时已晚,医生说胡光州的脑子被烧坏了,而且无法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内心十分的自责,都怪平时对儿子的关心太少,好好的孩子就这么成了个精神病,以后该怎么活啊!
胡光州出院后因为身体的原因也不能继续工作,好心的大哥还提着水果来看望他,看到胡光州一家过得这样艰难大哥的心里也感到十分揪心。
出了这一档子事后,胡光州的父母也不得不考虑给儿子娶媳妇的问题,毕竟他们不可能一直照顾胡光州,总会有老的那一天,可是谁会愿意嫁给一个神经病呢?
为了给胡光州讨媳妇母亲都快跑断了腿,可是别人一听到胡光州脑子有缺陷就没有了下文,一直到父母病逝胡光州还是没有娶上媳妇。
父母接连离世,胡光州又没有赚钱能力,迫于生计两个弟弟只能选择终止学业,到外地打工,临走前将胡光州托付给了街坊四邻。
临别时,弟弟对胡光州说道:“哥,等我俩赚了钱就回来,盖个楼,我们都住在里面!”
胡光州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但是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兄弟三人见的最后一面,两个弟弟一个出了车祸,另一个突发疾病不治身亡,只留下胡光州一个人孤苦无依的活在世上。
当两个弟弟接连死亡的消息传回村子后,村主任告诉了胡光州这个残酷的事实,可他却十分激动地咆哮道:“不可能!我们还要一起盖楼呢!!他们会回来的!”
村主任知道胡光州脑子不太正常,非要让他接受这个事实的话恐怕会变得更激动,说不定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便尽力安抚他的情绪,委托邻居多上心照顾。
从那以后胡光州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等待,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天,可是他再也等不到弟弟回来……
希望的“灯塔”一直到年,数年如一日的等候让胡光州的心里产生了深深地执念,他的心底一直回响着一句话:“等我们回来就盖个楼……盖楼……”
胡光州像是魔怔了一般,开始推着小推车满村子的乱逛,看到石头、砖块、木棍、木板等东西后就丢进车斗里,一些村民看了以后好奇的询问他这是在做什么,胡光州嘴里一直呢喃道:“盖楼……盖楼。”
村民听了更是疑惑,继续追问道:“你都已经有住的地方了,还盖楼做啥?”
胡光州笑着回答道:“盖楼给弟弟娶媳妇,等我盖完楼弟弟回来就有地方住了!”
听到这个解释后村民不由得心里一酸,以前胡光州一家五口人就挤在两间低矮破旧的土房子里,能有一栋宽敞的大房子想必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一段时间过后,胡光州看着家里一大堆的建筑材料,思考着怎么把楼盖起来,因为没钱买空地,索性就直接在院子里搭建,没有打地基就直接把材料堆叠在一起。
没过多久一栋房子就初具规模,一眼望去露出一个尖角,胡光州靠着捡拾来的建筑材料已经盖了两层小楼,比大部分的房子都要高出一截,但这还不是他要的最终效果。
从第三层开始这栋房子就开始有些东扭西歪,而且因为脑子有后遗症,他的反应也比较迟钝,在搭建过程中不慎跌了下来,幸好邻居听到叫喊声后及时赶来施以援手。
街坊四邻纷纷劝说胡光州道:“房子都盖起来你怎么还在继续往上盖?那么高多危险,你不要命啦!”
胡光州听了以后回答道:“不够!两层还不够,我要准备一人一层,弟弟娶了媳妇还会有孩子,我要盖7层!”
邻居听了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那么老高你拿什么盖?等弟弟回来了帮你一起盖好不好?”
胡光州扭过头像个小孩子一样,嘟着嘴说道:“不行,我要在弟弟回来之前盖好!”
邻居们都知道胡光州这个倔脾气,别人说什么也没有用,既然阻止不了他盖楼,索性就一起帮他盖,免得再发生意外,一家人命运多舛就剩下这么个精神有问题的儿子,邻居们怎么忍心对他不管不顾呢?
有了邻居和村民的帮助后,胡光州的“新楼”搭建速度大大提升,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会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前欣赏自己的“佳作”,想象着弟弟回来以后会有多开心。
年7月,7层小楼正式竣工,可是怎么看也不像是能住人的房子,说是7层小楼实际上也就只有三层楼的高度,而且越往上房间就越小,根本没办法住人,看上去倒像是个寺塔。
自从土楼搭建好以后成了村里的景点,时不时地就会有人来参观拍照,有的村民还发到了网上,引发了大批网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