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有时比真的药还管用那我们干脆吃安慰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作者:BrianResnick

翻译:妲拉

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是测试药物有效性的黄金法则,但过去几年来,医生们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趋势:能够顺利通过这种测试的止痛新药正变得越来越少。

在双盲试验中,医患双方都不知道哪些病人使用的是真正有效的药物,哪些病人用的是无效的安慰剂。最后,研究者会比较两个试验组的情况,如果药物组报告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药的确有价值。

年,当研究者刚刚开始深入了解止痛药临床试验的时候,他们发现,平均来说,药物组中报告称疼痛有所缓解的患者比对照组多7%。但是到了01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9%。

这样的趋势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新药比以前的更差,而是因为“安慰剂效应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不过这一现象仅仅出现在美国,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疼痛研究者杰弗里?莫吉尔(JeffreyMogil)解释道。他是该论文的共同作者。而且安慰剂效应的增强并不仅限于止痛药领域,在抗抑郁药和精神病药物的研究中,人们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

图片来源:JavierZarracina/Vox

“安慰剂效应是所有科学领域中最有趣的现象,”莫吉尔说,“它正好位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交界处。”而且很多事情都与安慰剂效应有关,从我们看到的药品广告,到医患互动,再到临床试验的时长。

安慰剂效应的互动机制非常复杂,过去15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深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他们发现,这些“糖丸”比我们预想的更奇怪,也更有用。针对安慰剂的新研究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去理解,针灸、灵气之类的替代疗法为什么能够帮助某些人。在此基础之上,未来我们或许能够减少止痛药的处方剂量,遏制在美国愈演愈烈的阿片类物质滥用。

最诱人的是,既然科学告诉我们,有时药物和安慰剂几乎同样有效,那么何不好好利用这一点呢?

安慰剂效应

是一组交叉叠加的现象组合

信念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药物。千百年来,医生、照护者和疗愈者都深知,装模作样的治疗完全能够赢得顾客的欢心。托马斯?杰斐逊就曾赞叹过善用安慰剂的天才。“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一位医生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他用过的面包捏成的药丸、染色的水滴和胡桃木烧的灰,比其他所有药加起来还多,”杰斐逊在年写道,“他真是一位值得嘉奖的骗子。”

事到如今,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我应当取悦”——已经不再仅仅是“值得嘉奖的骗子”。

哈佛大学的特德?卡普特查克(TedKaptchuk)是安慰剂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在一次访谈中他告诉我,针对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旨在“找出医学中那些被忽略的因素”。“它们常常被优秀的药物和疗法的光芒掩盖。安慰剂效应代表着与药物有关的所有外部因素,包括仪式感、象征符号以及医患互动。”

而且,安慰剂效应不是孤立的现象。“我认为安慰剂效应是一系列不同现象的松散组合,它们只是共同分享这个名字,”前NIH生物伦理学家富兰克林?米勒(FranklinMiller)曾编撰过一本这方面的著作,他表示,“我们早晚会废弃这个暧昧不清的名字。”然后,他更加深入地介绍了组成安慰剂效应的各个元素。

安慰剂效应的某些特征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而另一些特征却相当令人挠头。现在我们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

1.回归平均值

患者第一次去看医生或者参加临床试验的时候,他们的症状可能相当严重。不过随着病程的自然发展,有的症状可能自行好转。比如说,在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即使不用任何药物和安慰剂,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好转。换句话说,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疗效卓著的安慰剂。

糖丸和有效的药物都可能改变患者对自身症状的感受。图片来源:JavierZarracina/Vox

.证实偏见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总会期待病情好转,所以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hhzgl/6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