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交穴属督脉穴。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清热明目,宣通鼻窍。
:①急性腰痛。②痔疮出血、痔疾疼痛。③齿龈肿痛。④鼻渊。⑤癫狂。
龈交穴还是治疗痔疮的要穴。
齦交穴是督脈之終止穴,又為督脈之絡穴。《素問.氣府論》王冰注:齦交穴為“督脈、任脈二經之會”,《針灸聚英》又謂:“任、督、足陽明經之會”。因本穴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等功效,古代醫家多用於治療督脈、足陽明經之局部病症,主治牙齦腫痛、鼻中息肉、鼻淵等病。如《甲乙經》云:治“齒間出血者、有傷酸、齒床落痛、口不開引鼻中”、“鼻中息肉不利、鼻頭額竇中痛、鼻中有蝕瘡”。《大成》也云:“主鼻中息肉、蝕瘡、鼻塞不利、額竇中痛”,《百症賦》載:“鼻痔必取齦交”。齦交穴為督脈之絡穴,督脈通於腦,故本穴又有調節陰陽、開竅醒神之功,所以除能治療局部的病症外,並且還有疏通督經經脈調節氣血等作用。近代醫家進一步擴大其治療範圍,獨取本穴治療癲狂、酒糟鼻、急性腰扭傷、痔瘡等病,在臨床實踐中多獲顯著效果。
三棱針點刺或剪治上唇繫帶(齦交穴)治療痔瘡及肛門疾患,是根據“病在下者高取之”的取穴原則。因為齦交穴是督脈上的最後一個穴位,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部,繞肛門向後,經尾骨下(長強穴),沿骶、腰、背、項後正中線上行,至風府穴進入腦內,越過頭頂,經額鼻上唇正中,進入口腔內上唇繫帶處的齦交穴。又因本穴為任、督、陽明之會,故痔瘡或肛門疾病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轉輸反映於口腔內的上唇繫帶。所以痔瘡病人多能在口腔內上唇繫帶上查找出陽性反應物(多為圓形成長形濾泡),且還可根據陽性反應物的位置以確定出肛腸病是內痔、外痔、混合痔、肛門裂等病症,還可反映出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的,是單純性、還是合併症等。故而用三棱針點刺法或剪治法的治療,通過經絡的轉輸、傳導而起到調節陰陽氣血的作用,使氣血周流於全身,從而使局部氣血得以疏通,改善了局部的血行和營養作用,達到治療痔瘡等肛腸疾患的目的。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對痔瘡等肛腸病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斷其源,截其流”的作用。即可斷絕形成肛腸病的源泉,又可使形成肛腸病的各種因素、渠道衰竭,促使疾病痊癒。
————————————————————
古典中医:真正的中医是什么?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上承四圣之道,以经典为师,以古典中医理论为本,传播和践行绿色、自然、健康、治未病、天人合一的中医生活理念!从年6月推出以来,我们已经超过2万粉丝。也欢迎你走进我们,让我们一起真正了解古典中医的博大魅力!
一、分享医道,品读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古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古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古中医治法。年4月20日第一届古典中医外治法养生人才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名行业嘉宾莅临参会!
四、最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