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长期便秘、久坐久蹲、嗜食酒肉辛辣这些坏习惯,都是导致和加重痔疮的原因。但是在斗“痔”的道路上,仍有很多小迷糊对于痔疮其实知之甚少。
得了痔疮以后会有什么症状?大便带血?肛门坠胀?肛周瘙痒?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中招?怎样判断自己痔疮的严重程度?什么样的痔疮需要立即就医?
很多人认为长在肛门头里的就是内痔,露在肛门外面的就是外痔,其实内痔外痔不仅仅是靠位置来区分,也有形态学上的差异。
内痔表面是痛觉迟钝的直肠粘膜覆盖,所以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内痔是感觉不到疼痛的,可有肛门坠胀感,主要以大便带血和大便时痔核脱出为表现。
内痔便血通常是无痛性、间歇性的便后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手纸带血,继而滴血,重者可有喷射状出血,长期的痔核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痔核脱出常是晚期症状。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在腹压增加时痔核脱出肛外,轻者可于便后自行回纳,重者则需手法复位,严重时内痔伴有血栓形成,加上肌肉痉挛使痔核不能及时回纳,会导致痔核嵌顿于肛门外,不能及时回纳,伴有明显的肛门疼痛,此时需及时就医,以免痔核嵌顿时间过长发生坏死或并发感染。
外痔表面覆盖的是神经敏感的肛管皮肤,通常表现为肛缘皮肤的增殖隆起,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但在皮肤破损、并发感染或充血水肿时会出现肛门疼痛导致行动不便,如果外痔突起较大会有明显异物感,影响肛周清洁。混合痔的症状兼有内痔和外痔的双重特征。如果痔核经常脱出,黏液或分泌物较多时可引发肛周潮湿瘙痒。
得了痔疮就一定要做手术吗?
做了手术以后还会复发吗?
原则上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仅在合并出血、痔核脱出、血栓形成和嵌顿时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其症状,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
怎么做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痔疮的发作?
1,改善饮食。多饮水,多进食膳食纤维性食物。少食辛辣,因辣椒素无法被肠道吸收,经肛门排出时会刺激直肠粘膜,加重症状。
2,保持会阴部清洁,或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抗炎及减轻瘙痒症状。
3,避免久蹲久坐,防止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4,保持大便通畅。通过食物来调整排便十分重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或腹泻。
痔疮发病应积极治疗,控制症状,不要总想着“忍忍就过去了”,也不要随便相信江湖流传的“土方法”,对于久治不愈或频繁发作的“陈年老痔”,越早治疗就越能避免更大的损伤。
公告通过以下方式预约挂号,免挂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