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种痔疮不要小看它竟然会恶化成肠癌

癌症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害怕的一种疾病,也是我们很多人在平常生活中都积极预防的。但是肠癌在早期的时候很容易会和痔疮混淆。那么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呢?那么肠癌怎么办呢?又该怎样预防呢?一起来看看吧。

 

 痔疮,是临床上一种极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正因为如此,很多痔疮患者都不把它当作一种“病”了。然而,专家介绍,痔疮一般不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比如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专家提醒,痔疮虽不会转化为直肠癌,但痔医院做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同时,通过自我观察和感觉以及自行直肠指检也很重要,尤其是当大便次数增多,且伴有“里急后重”感觉的患者须警惕。

  痔疮:妊娠期后6个月最易形成

  关于痔疮的成因,专家解释,当盆腔及肛门周围组织内的静脉压力过大,会导致直肠静脉内的血液淤积、血栓形成,进而使静脉扩张,于是便形成了痔疮。

  专家说,所有会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直肠静脉出现血液淤积和静脉扩张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痔疮,比如长时间的坐、立以及前列腺肥大和盆腔巨大的肿瘤,等等。同时,腹泻和便秘都会导致腹肌紧张,增加直肠肛管的静脉压力,时间一长也会形成痔疮。

  此外,妊娠期的女性,尤其是在妊娠期后6个月,由于增大的子宫和子宫内的胎儿也会给盆腔静脉造成压力,最容易形成痔疮。而当自然分娩时,将胎儿推出体外的强大压力更会加重痔疮的症状。

  “这也就是为什么痔疮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专家说,当然,还有女性在更年期时的内分泌变化等其他因素。

  直肠癌:90%以上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专家说,痔疮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时有鲜血,或有肿块从肛门脱出。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痔疮有外痔和内痔之分。发生在肛管内的为内痔,肛门周围的则为外痔,也有的人是内外兼有的混合痔。内痔主要是无痛性间歇性的便后出鲜血及痔块的脱出;外痔则是肛门的不适感,易潮湿且不洁,如果在此形成血栓或皮下血肿,会有剧痛。

  “值得注意的是,痔疮一般不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最主要的就是直肠癌。”专家说,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了不少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梗阻症状才确诊的病例。这跟很多患者“不把痔疮当病”有关。“不少以为自己患的是痔疮的患者,早期都喜欢从药店购买一些外用药膏自治。直到症状加重才就医,医院一做直肠指检,已是直肠癌晚期。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检查: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才是王道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无论是病因、病理、治疗,还是预后,直肠癌与痔疮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但是为何有如此之高的误诊率呢?”专家说,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误诊,也有部分是医务人员的臆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导致直肠癌初期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只要病人警惕,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专家说,当然,只凭症状和大便化验还不能诊断分明。“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才是王道。”

  专家说,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患者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检。

  首先是自我观察和感觉

 

 专家说,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此外,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且还会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会有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但蹲下后没有便感或者排得很少。”他说,此外,腹泻的患者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

  其次是直肠指检

  专家说,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检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癌都是发生于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门伸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而且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黏液者,则极有可能患上了直肠癌,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治疗机会。”

  误区澄清:痔疮一般不会转化为直肠癌

  “有很多人会有疑虑,即使痔疮和直肠癌都是肿块,那痔疮肿块会不会转成直肠癌呢?”专家说,其实,痔疮和肿瘤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疾病。痔疮,简单理解就是肛缘皮下的血管及周围组织扩张、增生,而肿瘤,是结直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改变。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痔疮增大就像西瓜里面的瓤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大;而肿瘤是西瓜皮上长的瘢痕疙瘩。一个是瓤的事,一个是皮的事,是两码事。”他说,一般来说,痔疮不会转化为直肠癌。

  肠息肉一般不会发展成肠癌但也有例外。“患者在做结肠镜或肛门指检时,有时也会发现结肠息肉,那么肠息肉是不是也会发展成肠癌呢?”专家说,息肉和癌也不是一回事,息肉恶变的几率一般比较小。“但是,有一种结肠多发性息肉,一般是家族性的,这种病人遗传性的多发息肉可以转成直肠癌。”

  此外,息肉是慢性疾病,也有可能由于息肉细胞发生突变而产生恶变,不过,这种几率不高。“做肠镜的时候如果发现息肉,医生一般会把息肉摘除,做病理活检时如果为恶性,则需要做根治性手术。”

  患上肠癌怎么办?

  手术治疗

  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治疗结肠癌时,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结肠癌的早期,患者应进行根治性切除并配合淋巴结清扫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制定手术方案。晚期患者常会发生肠梗阻、肠出血等症状,此时不适宜进行根治性切除,只能通过姑息性切除延长患者的寿命。

  直肠癌患者也可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直肠的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通常较大。直肠癌患者可采取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低位前切术等手术方式。若直肠癌已到达晚期,手术前应通过放射或化疗的方法使肿瘤缩小再进行切除,可降低手术难度。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非常适合手术前并未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或是手术之后要通过放射治疗进行辅助的患者。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化学治疗。

  若患者到达直肠癌晚期,则应以化学治疗为主,常见的化学治疗药物有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等多种药物,在化疗的同时,还可以联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和术后放疗等方式,医生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放疗方案。有些特殊患者应使用姑息性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患者过于痛苦,如晚期直肠癌患者、局部肿瘤浸润者等。

  三招教你防治肠癌

  

别以为你现在以车代步、上下楼有电梯搭、上班就是坐在办公室写计划上网查资料是好事,也别以为你餐餐有鱼肉食不厌精是好事。近几年,肠癌发病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运动少、生活条件好、经常坐着不动的人群成为高危群体,其中白领占这一群体的很大比例。

  运动少、生活条件好、饮食多高脂肪少纤维,经常坐着不动,这些都是白领的生活描述,然而这类人群却是肠癌的高危人群。专家表示,肠癌的早期治愈率高达94.25%,然而却有八成患者错过早期治疗,原因就是缺乏定期筛查。专家建议,白领在增加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的同时,应注意针对性筛查,并   大肠癌除了遗传外,主要来源于肥胖因素,高脂肪饮食和纤维素摄取过少。专家指出,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而食物纤维摄取不足时,则会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

  有分析认为,近几年,肠癌发病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运动少、生活条件好、经常坐着不动的人群成为高危群体,其中白领占到这一群体的很大比例。

  专家提醒,大肠癌约有30%-60%最初被患者误认为是痔疮、痢疾等。专家表示,不少男性患者认为“十男九痔”,对于大便带血、或大便带有黏液等情况认为是痔疮,不去正规治疗。曾有患者大便带血当作痔疮治疗了一年多,最后发现是局部晚期直肠癌,因此对于长期治疗仍不愈的痔疮应考虑肠癌的可能。

  另外,专家还建议无论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便血等症状时,医院就诊以排除肿瘤。

  早期治愈率高但八成患者错过

  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大肠癌新发病例高达15万,多发于大中城市。不过,专家表示,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大肠癌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

  该院曾对例直肠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调查发现,总体5年生存率达75%。其中,能够在I期发现并治疗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更是高达94.25%,也就是说越早发现大肠癌症,5年生存率就越高,一旦过了5年,复发风险每年仅1.5%,也就是说在个早期发现的直肠癌病人中有90个能够完全治好。

  相对于大肠癌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和较高的早期治愈率,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却始终徘徊在10%-15%。超过80%的患者确诊大肠癌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晚期患者5年内生存率仅为10%。因此,开展大肠癌的早查早治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定期筛查肠癌现形

  大肠癌并非是在肠粘膜上突然发生的病变,而是通过正常粘膜-腺瘤-癌变这样一种顺序发展。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而由大肠腺瘤发展到癌症一般需要5年-20年的时间。因此,在定期体检中,可以将癌变阻断在大肠腺瘤阶段。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30岁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大城市的中老年人、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或膳食结构不平衡的白领人群。建议高危人群从40岁起每3到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费用只有两百元左右。而普通人群,可在常规体检中加入肛检一项,只需一二十元就可鉴别50%-60%的直肠癌;50岁后可接受肠镜检查,之后平均每5年-10年进行一次复查。不管哪个年龄段,如出现大便带血,有腹泻,或出现黏液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变扁、变细,或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或有排便不尽感;腹痛,或常感腹内不适,医院检查。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肠癌和痔疮应该怎样区分开了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痔疮,但是我们要注意是不是肠癌信号。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癜风资深医生
白癜风资深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gljhhz/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