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痔大多是不良习惯所致,看看你

众所周知,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故俗话有“十人九痔”之说。现如今痔病患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还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然而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往往都被很多人所忽视。

典型病例一

28岁的王先生上厕所时总喜欢拿着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一蹲就是1小时。有一次,他大便时突然发现肛门部有肿物脱出,开始时脱出的肿物较小,便后可自行还缩回肛门内,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后,肿物越来越大,渐渐难以自行缩回肛门。

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医师赵克介绍,王先生患的是“三期内痔”,像他这样有久蹲的不良排便习惯者很容易形成痔病。

现在很多人有上厕所读书、看报的习惯,还有的人一边蹲厕一边吸烟。殊不知,排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射活动,注意力分散于读书看报上,会导致排便反射逐渐减弱,大脑、低位中枢、肛门无法高效协调工作,无形中延长了排便时间,使得腹压长时间维持于较高水平,肛垫受到来自腹压的持续向下的推动力,最终导致肛垫组织向下发生移位,大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即“二期内痔”,这时候脱出的内痔在便后还可以自行回缩。

高腹压还可以使直肠静脉血液、淋巴回流受阻,肛垫瘀血体积不断增大,内部纤维组织增生,表现为脱出的肿物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肛垫上方的支持组织断裂,脱出肛门的肿物便难以自行还缩,形成“三期内痔”。

典型病例二

某公司职员小吴,因工作繁忙,每天从上班开始就坐在电脑前工作,除了上厕所、倒水,根本没有时间起来活动。久而久之,出现肛门部瘙痒,便后肛门部肿物脱出,偶尔还会有便血症状。

赵克主任说,痔病患者以长时间坐位工作而少活动者居多,如办公室文员、会计、电脑操作员、编辑、出租车司机等。

像小吴这样长时间保持坐姿,可导致腹盆部压力增大,盆部血流速度减慢、回流阻力加大,肛门局部微循环受阻、充血,形成一个个增大了的“静脉团”(肛垫淤血增大),即形成“一期内痔”;

开始可仅表现为大便时出血,发展至后来肛垫下移则表现为便后肛门肿物脱出,即出血与内痔脱出并存,成为“二期内痔”;

肿物长期反复脱出于肛门外可导致肛门扩约力量减弱,肠液外漏,污染内裤,滋生细菌,引起肛门瘙痒;

同时内痔反复脱出可致外痔逐渐形成,外痔通常表现为肛门皮肤上的皮垂,这些皮垂容易导致便后手纸不容易擦拭干净,也可滋生细菌,产生瘙痒感。

典型病例三

胡先生平时喜欢吃火锅、辣椒、辣酱等刺激性食物。有一次,他吃了一顿火锅后的第二天,肛门部疼痛不适,便后发现肛门部肿物脱出,经过坐浴、休息等保守治疗后仍不能还纳,肿块逐渐增大,疼痛难忍,坐立不安,大便时异常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起居。

赵克主任说,胡先生是患了“嵌顿痔”,在此之前可能就有混合痔,但症状不明显,未引起他的足够重视,用患者的话说,“我是有痔病但没犯”。

在临床也经常见到像胡先生这样因某次过食辛辣导致“痔病犯了”,这是由于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对直肠黏膜和肛门部皮肤的刺激,引起血管充血扩张,直肠肛管压力增高。

很多人过食辛辣后会出现大便秘结,排便用力,推压肛垫,局部血液、淋巴回流受限淤积,使原有的无症状性混合痔迅速增大,以致于脱出肛门外后无法还纳发生嵌顿,嵌顿后血液淋巴回流进一步受限,致使肿块更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疼痛难忍。

混合痔嵌顿后因充血水肿,局部张力增加,淤积血液很容易形成血栓,更严重的是若不及时治疗肿块会因缺血发生糜烂、溃破、甚至坏疽,严重的感染可能还会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如果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存在引起痔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时间坐位工作而少活动、经常用力搬运重物、爱吃辛辣食物等,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应该高度警惕是否患了痔病。

来文来源:《家庭医生报》

家庭医生报

赞赏

长按







































复方白芷酊价格
北京中科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gljhhz/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