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拾贝他们,用细节铺就援川之路,用

我县派出的第三批援川医务工作者,自5月9日到达屏山县开展工作至今已有一个多月了。期间,县妇幼保健院金晓蓉医师传递来家书,娓娓讲述了对援川工作的投入与挚爱,三位医师在屏山的工作也通过各渠道为大家知晓。屏山县卫生计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崇宾由衷感叹:海盐医生辛苦着,屏山干群幸福哟。

近日,医院吕伟光医师,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崔李金医师的来信,他们细心记录了屏山工作的点滴,讲述了他们平凡却珍贵的“援川之路”。

吕伟光:我的“援川之路”

5月9日,我医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对口医疗工作。医院的外科团队比较年轻,充满活力,在他们的热情帮助和照顾下,我很快便融入其中。时间过得真快,来川工作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有一位患者我印象特别深刻——84岁的急诊患者曾婆婆。5月25日下午接近下班时,全腹疼痛的她来到科室,考虑为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需要立即做剖腹探查术。由于曾婆婆年纪较大,全身情况不佳,手术耐受性差,如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则面临的风险极大。

与医生和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信任后,我为曾婆婆做了该院首例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手术很成功,术后曾婆婆恢复良好。虽然当天忙碌到深夜,但当看到曾婆婆安然度过危险期,听到家属充满感激的言语,我全身的疲惫一下子烟消云散。

通过带教及手术演示,我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医疗观念,同时指导他们开展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协助他们开展胃肠吻合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肛周脓肿切排根治术等手术。一个多月来,我开展了该院首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首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首例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及首例混合痔疮PPH手术。

医院的外科主任经常对我说:“吕老师,您在我们这里工作的时间太短了,最好多待一段时间,帮我们把腔镜技术提上去!”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发挥自己的专长,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腔镜技术,为屏山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崔李金:记我援川的日子

5月9日,我赴四川省屏山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蹲点式健康扶贫工作。

如今,驻地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第一个基层医疗单位的援川驻地全科医生,我派驻在屏山县屏山镇卫生院。主要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科医疗等内容进行知识培训、教学指导、义诊咨询等。

5月9日,我来到屏山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匮乏、就诊环境简陋、卫技人员缺乏令我无法想象,但是屏山人民的热情很快使我融入其中。

刚来的几日主要跟随公共卫生人员下村进行半年度的考核。由于辖区地势原因,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乡村公路狭窄、坡陡、弯多弯急,崎岖盘旋,一边是山坡一边是悬崖,一开就是半小时以上,我是常常不敢睁眼,眩晕、反胃、腿软一股脑儿全上了。还好没几天我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经过几天的考核,我对这里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难处。

期间,我参加了5.19“世界家庭医生日”健康义诊咨询活动以及两个村的下村全民健康体检,并开展有院内培训、医联体培训、全县培训等,充实的工作让我的屏山之行充满了快乐。

时间飞逝,但我深感健康扶贫任重而道远。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先进的“海盐模式”倾囊相授,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基层公卫队伍,为屏山基层卫生健康事业、为“海山之恋”献上微薄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zhenz.com/gljhhz/11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