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范女士因为消化道出血,去医院想做肠镜检查出血的原因。她自述,便血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也没有什么食欲,她的体重下降了五六斤,一直以为是拉太多、吃得少引起的。
医生的第一感觉,长肿瘤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迅速消瘦是肿瘤的一大症状,再加上频繁便血。
图片来源:网络
医生先给她做了一个简单的肛诊(指检)。
手指一伸进去,食指前段碰到一个块状的硬肿物,退出时,食指手套前段留有淡淡的血迹,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直肠肿瘤。
立马给她做了肠镜检查和活检,确诊是腺癌。
询问范女士,才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做肠镜,而且直到大便带血,她还以为是痔疮。
可惜,又一例被“以为是痔疮”给耽误了。
一
为什么肠癌会“伪装”成痔疮?
它们太像了
临床上,有近80%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究其原因,是很多患者在病情早期将大肠癌误以为是痔疮,错过检查治疗时机。
痔疮和大肠癌都属于肠道末端的一种疾病。之所以会把大肠癌和痔疮混淆,是因为两者的症状很相似,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把大肠癌当成痔疮,而等病情确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其实,只要患者留心观察,大肠癌和痔疮的表现还是有差异的。
二
如何辨别直肠癌和痔疮?
1年龄
直肠癌和痔疮的主要分布人群不一样,直肠癌的患病年龄一般是老年人或中年人,而痔疮却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
痔疮是不需要经过太长时间形成的,最容易得痔疮的在于长期久坐,久站等长期保持一个固定姿势的人群。
而直肠癌不一样,肿瘤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当出现症状时,癌症往往已经形成一段时间了。
2便血的状态不一样
直肠癌和痔疮都会出现便血,但两者各有特点:
痔疮患者粪便上的血液是鲜红色的,没有黏液,血和粪便不会混合在一起,鲜血只在粪便表面;
直肠癌患者的粪便中会有脓液和黏液,颜色较深,粪便和血液混合在一起。
3排便次数改变
痔疮患者和直肠癌患者的排便次数也是不一样的。直肠癌患者的排便次数会增多,而痔疮患者的排便次数很少会改变,通常会因肛门疼痛而拒绝排便。
4腹胀、疼痛、消化不良
直肠癌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和疼痛等,疼痛的位置一般在中下腹部,程度可轻可重,腹胀或腹痛的前期表现是间歇性疼痛,后期慢慢变成持续性腹痛或腹胀。
图片来源:网络
三
一个简单的检查
能发现80%的直肠癌
报告显示,70%以上的肠癌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由于肛门位置特殊,很多患者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愿意就医。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检查,能发现大多数的直肠癌。
肛门指检能够直接触到肛门、直肠,专业的医生只需要通过一根手指就能辨别患者的肛肠是好是坏,还能进行初步的诊断。
健康的直肠表面柔软而光滑,病变的直肠则会出现充血、僵硬和肿块,甚至有炎症。通过指检能够发现肛门以及肛周的相关疾病,比如肛瘘、痔疮、肛裂、直肠癌、黑色素瘤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不仅在肛肠科,肛门指检在泌尿科和妇科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喻为是“一指神功”,检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设备来辅助,性价比非常高。
四
定期做肠镜检查
据年发布的《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我国每年新发直肠癌病例达到42.92万人,死亡病例有28.14万人,形势非常严峻。
以下这些人群,建议尽快做个肠镜检查:
排便习惯改变: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大便变形或变细等;
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大便变稀;
40岁以上,而且压力大、常熬夜、吃饭时间不规律,日常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人群;
有患过大肠癌一级亲属的人群;
有大肠癌、息肉病史的人群;
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建议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End·
—如果有用,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吧—
部分资料来源:39健康网
经御锦健康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你有过哪些让你后悔莫及的坏习惯?
体检查出了这些疾病?别担心,医生说基本上不用治!
年终体检季,你安排提上日程了吗?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