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肛肠科手术的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不外乎三个:怎么吃?怎么拉?怎么恢复好回家?
饮食和排便问题我们在往期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这两个方面对于术后伤口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有些病人,明明吃饭规律、营养均衡、大便成形、排出顺畅,可是依然逃不过伤口愈合缓慢的“制裁”。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术后伤口愈合缓慢,竟然是“太爱干净”。
我们都知道,肛肠科手术的大部分伤口都属于污染伤口。因为术后不可避免的会有大便经过创面,而大便中夹带有大量的肠道细菌,所以伤口就是在这种有菌环境中一点点愈合的。
肛肠科术后,大夫们会为患者开立外洗药物,除了少数伤口有缝线的患者为了避免缝线开裂、感染而不宜使用外洗药物,其他的大部分患者均需要每日用药物清洗肛门处的伤口至少2次。
应用的外洗药物有抑菌、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每日换药时塞入肛门内的栓剂和膏剂也有相似的作用。
在每日清洗、换药的护理下,患者的伤口逐步愈合,很快达到了出院标准。一般患者出院时,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但已经度过了出血、感染的风险期,只需定期复查,静待伤口慢慢长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
然而很多患者在出院后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清洗伤口和换药的频率问题——伤口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已经由肉芽生长的阶段恢复到愈合阶段,也就是说,原本是一个空腔的伤口,在肉芽的努力生长下已经基本填平,只等上皮组织慢慢爬上去,完成愈合的最后一道程序。
此时的伤口已经没有刚做完手术时那么娇气,不再需要每日换药,也不需要频繁地清洗了。如果在这个阶段“太爱干净”,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每当上皮组织拼命生长,想要覆盖住肉芽的时候,药水的冲刷使得可怜的上皮组织再次脱落,一朝回到解放前,而肉芽也在不断的清洗摩擦刺激中不断增生、或失去活力、无法愈合。
所以在伤口愈合后期,切忌反复清洗,频繁换药。一般应将清洗频次降至每日1次,清洗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换药只需将药膏涂覆于伤口表面,或可在清洗后不换药,另外需留意伤口处的衣物,避免摩擦刺激。
正是由于肛肠科术后伤口的这种特性,大夫们在患者出院的时候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随时观察伤口长势,根据情况由复查的大夫做出判断,是否应该改变之前的护理模式。
所谓三分手术七分护理,合理的术后养护,才是迅速痊愈的关键!
专家介绍
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
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辛学知,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院肛肠科主任
医院院长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
医院访问学者
日本高野病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
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
顽固性便秘、肛门直肠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功能性盆底疾病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及重度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良性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中医综合治疗。
出诊事宜:
知名专家门诊:周五上午(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肛肠科诊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