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具有去油、助消化、化痰、润肺清嗓、生津消渴之功效。果实也可做染料。油柑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黄或赤黄较理想;愈青绿的油柑,又叫油柑子,有些地方也叫牛柑子,大戟科,落叶小乔木,单叶,条状长圆形,互生在很细的小枝上,二列状,宽线形,长椭圆形。
叶绿、无柄,很像羽状复叶,花小,单顶丛生,黄色或乳白色。花期,春天,果实盛产在夏季。多产于两广,热带亚洲地区,有成片种植的,也有野生天然的。成熟的主要季节在八月,很多山岭都能采到。果实肉质,球形,可以生吃,也可用糖或者盐腌制后食用,它具有去油、助消化、化痰、润肺清嗓、生津消渴之功效。
果实也可做染料。油柑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黄或赤黄较理想;愈青绿的油柑,当你第一口咬它的时候,苦苦的,涩涩的,毫不犹豫地马上把它吐掉;可是当你咬第二口时,反而感觉它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
食用这油柑子的方式很多,除了简单鲜用之外,还能够摘取用来腌制,加入白糖等浸泡腌制,不仅滋味更加独特,吃到也让人难以忘记了。它可以吃,也包含一定的药用价值,多食用会有很好有去油、助消化、化痰、润肺清嗓、生津消渴的功效,可谓是相当特别了。不知道这如此独特的“油柑子”,你们有吃到过吗?据了解,油甘子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推广种植的3种保健植物之一,其味甘、酸、涩,性凉,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这个果子挺特别的,现在中秋上市正当季,维C很高还很解渴,过季就没了。”销售人员推荐称,广东人喜欢煲汤,用油甘子煲汤也很不错,比如和青橄榄、瘦肉一起煲汤,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特别适合咳嗽、喉痛、口干、消化不良、腹胀等人群。推荐菜谱:●油甘子青橄榄炖瘦肉 材料:油甘子12粒,青橄榄4粒,瘦肉克,生姜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油甘子、青橄榄清洗干净,在表面划几刀,便于果汁渗出。 2、瘦肉洗净切片。 3、将瘦肉、油柑子、青橄榄一同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1.5~2升,大火炖开后改文火炖1.5~2个小时,然后调味食用。
●腌制油甘子 腌制方法: 1、先把果子洗干净,然后抓盐,然后再浸泡进米酒和酸醋的混合液里,放进类似罐子的不透光容器里,让混合液深度没过果子1厘米即可。 2、浸泡至少一个月,直到再次开盖时果子变成棕黄色。
油柑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有些地方称之为牛柑子,油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果实是圆形的,成熟的果实是黄色的,果实采下来直接就可以吃,另外,人们会用糖或者盐腌制之后吃,除此之外,人们还会使用油柑来浸泡药酒喝,油柑酒具有促进消化等诸多好处。
第一、油柑酒的功效
油柑又名余甘子,有行气、止咳、治消化之功效。
古人常用油柑果实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
第二、油柑的功效之油柑果的功效:
咽喉和腹痛,另外对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油柑叶味甘、微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口疮、湿疹、皮炎、痔疮和跌打损伤。
油柑根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泄泻、肠炎痢疾、黄疸、皮肤湿疹和蜈蚣咬伤。
油柑树皮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泄泻、肠炎、痔疮、阴囊湿疹和外伤出血。
第三、主要价值
果实肉质,球形,成熟时成赤黄色或淡黄色,可以生吃,也可用糖或者盐腌制后食用,它具有去油、助消化、化痰、润肺清嗓、生津消渴之功效。果实也可做染料。油柑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黄或赤黄较理想;愈青绿的油柑,味道较苦涩且咀嚼有渣,油柑子的味道就是:当第一口咬它的时候,苦苦的,涩涩的,毫不犹豫地马上把它吐掉;可是当咬第二口时,反而感觉它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
第四、油柑子成分
维生素A(微克)8
硫胺素(毫克)0
核黄素(毫克)0.01
烟酸(毫克)0.52
维生素C(毫克)62
维生素E(毫克)0
胡萝卜素(微克)0.6
视黄醇当量(微克)86.6
热量(千卡)38
蛋白质(克)0.3
脂肪(克)0.1
胆固醇(毫克)0
碳水化合物(克)9
钙(毫克)6
磷(毫克)9
镁(毫克)8
钾(毫克)1
钠(毫克)0
锰(毫克)0.95
铁(毫克)0.2
铜(毫克)0
锌(毫克)0.1
硒(微克)1.13
第五、药用价值
油柑,以河口田墩、西湖油柑为最。其以果大、味清,酥脆、无渣著称。尝一粒,满口生津,甘甜无比。再配以清泉水或冷开水,那一缕缕甘甜味令人为之神情振奋,口渴即解。
扫我
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END
点个赞再走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