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将其纳入职业病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病,以上疾病有没有必要纳入职业病范畴呢?颈椎病前期有哪些症状可以预测呢?
有了这些症状,可能是得了颈椎病警示一:肢体的某一部位发生像触电一样的放射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如果同时伴有头晕、恶心、视物旋转的症状,则往往伴有椎动脉型颈椎病;
警示二:手指麻木,特别是两边手指都麻木了,一定想到是不是得了颈椎病,而且两边手指麻木,可能是脊髓重要的结构受到了压迫;警示三:做十秒手指屈伸的实验,手握拳,然后完全伸开,计算十秒钟做二十次以上才算是正常的;警示四:沿着直线走一走,两只脚在一条线上走,得了脊椎型颈椎病的人就走不了直线。要是同时出现以上几种症状,就有可能是混合型颈椎病。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容易罹患颈腰腿痛、肩周疾病、骨质增生的职业人群范围和人数都在扩大。以往,这些只有重体力劳动者才容易出现的症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脑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也遭受到了同样问题的困扰。01、首先是重体力劳动者
尤其是弯腰较多,或搬运重物的人,腰椎负荷过大,依旧是患病的主要人群。目前,除传统的产业工人外,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快递小哥也成为高危人群。02、其次是长期伏案工作者
各种姿态比较,坐姿加上驼背对脊柱、椎间盘形成的压力最大,天长日久,可能导致骨质增生,间盘退变、突出。如教师、IT从业者,包括医生自己都容易罹患此类疾病。03、再就是体重过重的人群
脊柱关节是承担人体重量和保持身体稳定的器官,其中颈椎和腰椎在承重和“维稳”的基础上,还是承载活动的器官。如果体重过重,脊柱出现疲劳、“早衰”的风险就会变高。职业女性中,处于怀孕和妊娠期的人群,体重快速增长,加之孕产期韧带松弛,成为了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04、还有缺乏锻炼的人群
不当的锻炼可能会损伤人体运动结构,但长期缺乏锻炼却是腰痛的高危因素。因为健康和坚强的肌肉,是保护骨骼、关节、韧带的最重要结构,肌肉分担了荷载和稳定的工作,脊柱关节的“工作”才能轻松一些。锻炼宜适量,坚持不懈才能缓解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那么,对已经不幸“中招”又不得不继续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有没有好的办法来缓解病痛呢?
专家表示,对于脊柱关节类退变及劳损性疾病,缓解和预防疾病进展的基本原则是,症状急性期需要充分休息,适当给予药物和物理治疗。缓解期应加强肌肉软组织功能锻炼,重点是患病部位周边肌肉的锻炼,以分担负荷,保护关节。在运动项目中,像游泳、慢跑都是较为有效的锻炼方式,不过锻炼也要适宜,不要过量。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则应避免久坐、低头、弯腰、负重,以及爬山爬楼等反复屈伸的活动。
一是“小燕飞”。“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是对体力有所要求。”专家介绍说,具体做法是趴在床上,胸腹部接触床面,头部和四肢绷直向上翘,坚持5—10秒钟,反复操作。每次5—15分钟,这一方法适合体力较好的中青年人群,睡前和早起各做一组很方便。 二是“平板支撑”。主要锻炼核心肌群,当然也包括腰背部的脊柱稳定肌。不过也要量力而行,一次的记录不重要,关键是要保持锻炼习惯,坚持不懈。 三是“五点支撑”。这一方法难度系数比“小燕飞”低,只需躺在床上,屈肘屈膝,以头枕部、双肘、双足着床,将腰臀部抬离床面悬空。以上图片文字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或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删除。热文推荐
上海感恩护理院招聘简章
各种疾病的早期信号,太全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这3个症状,是大肠癌“现身”的信号!别当做痔疮
防癌、降脂、控糖,只要记住这一串顺口溜!
为什么以前的人很少得心脑血管病?专家为你释疑解惑!
谁说脂肪肝是胖子“专属”?有关脂肪肝的误区你应该了解一下!
预防脑中风,做到“3个早”,守好“2道关”,避开5大“拦路虎”!
血管不好,当心从头伤到脚!每天坚持这样做,血管不“生锈”!
声明
西部医学致力于创造和分享科学、合理、准确、前沿的医学健康知识,任何机构或个人依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