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那么一幅令人光看到就会「下身一紧」的新闻照片:医院里裸露下身,面容狰狞,牙关紧咬,却还要对着镜头挤出调皮的笑容……原来,他们刚刚排队接受了包皮手术,尝到了身为「男子汉」所需面对的一种另类痛楚。
医院,最高峰时一天就要处理例包皮环切手术。为了不影响学业,这种择期手术多放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尤其是衣着单薄,方便操作的暑期,整个暑假两个月,医院就可能需要在多个孩子的小鸡鸡上动刀。有的家长甚至不远千里带孩子来做手术。
这些家长,也大多是听信了网上、社会上关于包茎、包皮过长的所谓“危害”,而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尽早摆脱这样的困扰,以免影响未来的婚恋生育“百年大业”。而这却是另类的“赢在起跑线”之急功近利思维,因为有些开刀的孩子甚至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照理说完全没必要如此迫不及待。但在大人心中,却普遍有着“早日了确一桩心事”这样万事宜早不宜迟的心态。
但事实上呢,至少对于年纪尚幼的孩子来说,“包茎”并不是一种疾病,反而是一种正常状态。造物主的精妙设计,让小男孩的“小鸡鸡”能够在幼年时候得到来自所谓“包皮”的额外贴身保护,避免外界的过度刺激侵扰。同样,女孩的处女膜在青春期来临前的状态也是厚而坚韧,同样是有一种封印保护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何性侵幼女的伤害后果会格外严重而残忍……无论如何,过早人为“拆封”割掉包皮,并不是什么明智做法。
因为,在男孩进入青春期后,随着阴茎出现有规律的勃起,包皮和龟头之间的粘连就会自然而然逐步被松解吸收,从而令性器官进入可以待命使用的成熟状态。只有极少数人在进入成年期之后仍维持幼年的包茎状态。此事再做针对性处理,也依然为时不晚。
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99%都是包茎,而到了3-4岁时这一比例还剩下一半,到学龄期降为1/4,而在17岁时,仅有不到7%的男孩还存在这一问题。这意味着如果家长无视儿童青少年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迫不及待地无谓担心自己孩子的小鸡鸡有点什么状况,可能会影响未来的“传宗接代”大业,那么结果往往就是让宝贝儿子白白挨上这一刀,孩子皮肉吃苦,家长钱包吃苦。毕竟,这种手术是需要完全自费负担,不能进医保的。
然而,恰恰就是因为包皮手术需要完全自费,而且流程简单投入低,所以,医院,尤其是臭名昭著的“莆田系”医院系统,反而把这块业务视作了一棵巨大的“摇钱树”。而正是他们,串通各路媒体和网红